国锦赛冠军1分惜败,周跃龙轰147救主,悲喜一夜

发布时间:2025-09-03 22:20  浏览量:2

“就差一分,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张安达估计盯着那颗最后的黑球,眼睛都快看穿了。手握54分,胜利的门票几乎都揣兜里了,临了,60-61,被人一分给绝杀了。这感觉,比直接输个0-5还难受,像一口气没上来,活活憋死。这事儿就发生在西安大奖赛的资格赛上,一个本该是高手们热热身的地方。

其实吧,这种事在如今的斯诺克圈子里,都快不算新闻了。前一天,刚拿了威尔士公开赛冠军的雷佩凡,也是这么早早地打包回家。现在的赛制就是这么个“众生平等”的搞法,128个人上来就开练,管你什么冠军、什么排名的,没用。任何一个排名靠后的选手,都可能在状态好的时候把你拉下马。所以,看到张安达出局,很多人第一反应不是“爆冷”,而是“哦,又来一个”。这是一种见怪不怪的麻木。

就在大家伙儿还在替老张那盘棋惋惜的时候,隔壁桌的周跃龙,哐当一下,打了个147出来。

这一下就把整个气氛给干懵了。这边是国锦赛冠军一轮游的阴霾,那边是满分杆的灿烂。这杆147,是周跃龙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三杆,也是本赛季打出来的第八杆。有意思的数据来了,这八杆147里,有四杆,不多不少,正好一半,都是咱们中国选手打出来的。这就特别拧巴,一方面,感觉我们的顶尖球员在关键时刻总差点意思,稳定性差了点火候;另一方面,这技术水平的上限,又实打实地摆在世界之巅。你说这中国斯诺克,到底是“行”,还是“不行”?

这问题没人能立刻回答。你看看同一天比赛的许医尘,小伙子面对“司机”利索夫斯基,开局1-4落后,眼看就要被送走了,硬是连扳四局给逆转了。这股子韧劲,你又觉得“行,太行了”。所以你看,同一天,同一个赛场,我们能看到冠军的脆弱,技术的巅峰,还有年轻人的血性。这几件事儿搅和在一起,才是中国斯诺克现在最真实的样子:有高度,有厚度,但就是缺了点能稳定站在顶峰的“硬度”。

这种“硬度”,说白了就是心理。技术上大家都能打出神仙球,张安大能单杆过百,周跃龙能打147,范争一、肖国栋也都能。可一到决胜局,一到关键分,那种无形的压力就来了。尤其是在自己家门口比赛,所有人都盯着你,这种压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以前我们是追赶者,光脚不怕穿鞋的,现在不一样了,自己成了冠军,成了别人研究和冲击的对象,心态就完全是两码事。张安大的那个失误,可能技术上就是个小瑕疵,但在那个节骨眼上,它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所以,一场资格赛,几场输赢,其实没必要大惊小怪。它不过是把中国斯诺克当前这种复杂又矛盾的状态,给集中展现了一下而已。我们的球员能造出最精美的瓷器,但有时候捧在手里,稍微一晃,就碎了。什么时候能把这瓷器炼成金刚钻,那才算是真正站稳了。

至于张安达这场球,输了就输了吧,漫长的赛季,谁还没几次一轮游呢。只是这输的方式,确实够他回去琢磨一阵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