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座商场!新城的表现,太让我意外了…
发布时间:2025-09-03 15:26 浏览量:1
最近地产圈的朋友碰面,十句话里有八句在说“活下去”。
不过涛哥看房企半年报,看到新城半年业绩,却看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几年行业深度调整期,多少房企栽在债务难题上,新城不仅没掉队,反而悄悄完成了一场漂亮的战略转型。
2025上半年,新城这组数据尤其让人吃惊——
新城商管半年515亿商场销售额,是地产开发的5倍;
商业管理毛利贡献占比飙到77%,成为利润绝对主力;
吾悦广场全国布局数量达205座,半年客流量达9.5亿人次;
公司整体实现归母净利润8.95亿,毛利率同比提升5.25个百分点;
在涛哥看来,如今的新城已经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传统房企了,看其财报涛哥越来越觉得:
新城正变成像新鸿基那样以“租售并举”为核心的港资模式,价值应该被重估。
1
新城商业崛起,下一个新鸿基?
地产行业看公司成色,利润结构是可能最好的镜子。
新城上半年实现69.44亿商业运营收入,同比增长11.8%,毛利率更是高达71.2%,其商业运营盈利能力相当惊人。
更关键的是,新城利润结构中,商业运营毛利占比达77%,这数字啥概念?代表着商业运营已经成为新城的利润核心,哪怕住宅业务遭遇波动,靠商业板块也能稳稳盈利。
涛哥翻了新鸿基地产财报,同样大部分利润来自商业租赁,要知道新鸿基的市值可是2700亿港元,这种以商业租赁为利润核心的“港资模式”想象空间极大。
另外记得之前常有人总说吾悦广场很多在三四线城市,觉得难盈利,但财报数据不会骗人。新城商业不仅稳定贡献利润,且174座已开业商场数量位居中国上市公司首位。
上半年其吾悦广场平均出租率97.81%,总销售额超515亿,同比增长16.5%,客流量9.5亿人次、同比增长16%,这样强大的流量充分证明其商场吸引力。
涛哥听一位新城的朋友说,他们现在商场都是“千城千面”打法,比以前那些标准复制的“盒子商业”早已升级了,多数吾悦广场都能够成为“区域商业领跑者”。
更重要的是,吾悦广场带来稳定经营性收益,已经成为新城的“压舱石”:
自2021年起,其商业持续性经营收入就大幅超过当期利息支出,2025上半年这个比例更是涨到了4倍,光靠收租就能轻松覆盖债务利息,稳坐钓鱼台。
所以涛哥认为,新城已不能当传统房企来看,更该被归到“商业运营龙头”:手握141座城市205座吾悦广场,4917万吾悦会员,这是传统房企无法复制的超级竞争力。
并且,目前新城商业的各项核心业绩指标都还在增长,未来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新鸿基”。
2
财务指标优化,融资实现破局
从综合财务数据看,新城上半年营收221亿,大量房企面临亏损的当下,新城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95亿,综合毛利率26.85%。
更难得的是,当别的房企毛利都在持续下滑,新城在商业运营的贡献下,竟实现毛利率同比上升5.25个百分点的成绩,可谓逆市上行。
在地产开发业务方面,上半年其地产销售金额103.3亿,虽销售额下滑,但地产业务回款金额达118.84亿,回款率达到115%,有效夯实了公司的资金底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新城已售未结转面积1179万平方米,按当前售价算,这就是未来两年的“业绩保险柜”。
新城的财务状态,用“健康瘦身”形容最贴切:净负债率53.4%,属绝对低位,比保利发展、招商蛇口等稳健央国企还低,非常健康。
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86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已连续7年为正,在所有房企中都凤毛麟角,相当难做到。
融资余额比年初降13.74亿,目前总资产2883亿,净资产617亿,没有高息非标债务,没有隐性负债,这种“干净的财务盘面”正是其穿越周期的底气。
并且新城在融资端也实现突破,6月发行3亿美元债,是近三年首单民营房企境外融资,具有里程碑意义;8月发行10亿中票,利率2.68%带中债增担保,可以说新城正在引领民营房企信用修复,给市场注入了更多信心。
上半年新城平均融资成本降到5.55%,比去年底降0.37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以吾悦广场为抵押的经营性物业贷及其他融资约44.79亿。健康的企业底盘与商业运营能力,有望支持其未来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目前,新城是业内少数坚持“零违约”的民营房企之一,上半年新城控股已经偿还境内外公开市场债券10.67亿,保持每一笔债务都提前或到期偿付的良好记录。
3
长期主义经营,助力穿越周期
在财务数据背后,长期主义的经营理念与经营能力,让新城未来更具确定性。
涛哥在财报看到新城提出“五边形经营理念”:品质空间、与人欢喜、专业匠心、绿色智能、双向奔赴,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
他们通过“我爱你・五月”等品牌活动及“悦会员”体系的打造与运营,持续用健康、陪伴、愉悦的情绪价值,建立线下商业的差异化优势。
比如今年7月,新城控股联动苏超联赛顶级IP,以“吾悦爱江苏”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创意活动构建起“体育+商业”的城市级消费场景,成功将足球激情转化为商业势能。
半年9.5亿人次的客流量,4917万会员,同比增长29.5%,新城这种“把流量变成留量”的能力很多互联网公司恐怕都要自愧不如。
除了商业运营上的投入,新城在“保交付”上同样用心。上半年交付了1.6万套房子,很多项目还做到“交付即办证”,获得不少业主的好评。
凭借公司经营的健康与交付品质的保障,新城轻资产业务也实现破局:建管业务上半年新增签约面积超305万平方米。
目前新城建管累计管理项目115个,累计管理总建筑面积超190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综合体管理项目65个,跻身“2025中国代建企业品牌价值TOP10”。
具有“轻资产、高盈利”属性的建管业务,正为新城构建可持续的管理费收入体系,并形成新的盈利支点,推动其持续稳定向好发展。
所以综合看,新城商业运营的能力不断升级,地产开发方面“保交付”与“轻资产”轻重并举,长期发展逻辑非常清晰,并且未来趋势是稳步向上的。
4
别人还在填坑,新城已在种树
看过新城这半年的表现,涛哥最大的感受是:
当同行还在为过去的高杠杆、高负债买单时,新城已经轻装上阵,并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
尤其当多数央国企还停留在“拿地开发”时,新城已建立起令行业羡慕的“商业护城河”,141座城市、205座吾悦广场,是难以超越且面向未来的强竞争力。
这也让涛哥深刻感受到,新城多年前开始布局“住宅 + 商业”双轮驱动战略多么具有前瞻性。
如今在住宅市场的调整周期,新城能更从容、对未来也更自信,核心就是因为有长期稳定的收租能力。
地产行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过去那种靠杠杆赚快钱的时代结束了,新城的转型告诉我们:
当行业的潮水退去,能够留下来的并不是游得最快的,而是懂得提前筑堤的。
秉承“骆驼精神”的新城,或许已经悄悄走到了下一个绿洲。
关于今天分享的内容,大家有什么评价?欢迎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