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圈乱象吐槽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5-05-21 02:42 浏览量:1
我这人打小就爱蹬自行车,小时候拿二八大杠练出一双铁腿,现在看城里这帮骑友真是越看越邪乎。您瞅瞅长安街上那阵仗,乌泱泱的车队能把三环堵成停车场,打头阵的哥们儿恨不得把车把上的码表贴路人脸上——"瞧见没?均速45!"后头跟着的小年轻们清一色紧身裤绷得跟香肠似的,红绿灯前齐刷刷撅着屁股摆拍,不知道的还以为搁这儿搞人体蜚蠊行为艺术呢。要我说这帮人不是来骑车的,是来给自行车厂家交智商税的,您看那车架上印的意大利文,敢情骑个车还得先考个拉丁语八级?前年卖七千的捷安特现在改个洋名叫"Liv"就敢要价三万八,车轱辘上缠两圈彩色胶带愣说是"空气动力学改良",这不就是小时候咱给二八大杠缠胶皮的同款操作么?
您要真问他们为啥骑车,十个有八个得掏出手机给您看Strava骑行记录,剩下俩正忙着给碳纤维车架打蜡呢。上周在戒台寺见着个大哥,两万八的崔克车把上挂着开过光的平安符,下山时候跟大货车抢道差点见了真佛,您说这平安符到底保的是人还是车?更绝的是现在骑行圈还整出鄙视链来了,骑公路车的看不起山地的,玩速降的看不起公路的,骑共享单车的在鄙视链底端躺平任嘲。我就纳闷了,当年老舍先生写《骆驼祥子》的时候,祥子要是有辆碳纤维黄包车,是不是也能在北平车夫圈横着走?
现在车店老板都学精了,逮着穿紧身衣的就往死里宰。您进店问有没有通勤车,人家鼻孔能翘到天花板上:"咱家最便宜的入门款一万二,送您个价值88元的水壶架。"转脸看见戴Oakley眼镜的主儿进来,立马点头哈腰推荐五万八的"限量版车架",说这颜色是请米兰设计师专门调的屎...啊不,是香槟金。前两天见着个更离谱的,车座底下装个蓝牙音箱,一路外放《孤勇者》,知道的这是骑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洒水车开过来了。
要说最邪门的还得数"骑行媛",这词儿不知道哪个缺德带冒烟的想出来的。姑娘们抹着斩男色口红戴猫耳头盔,三十公里骑下来妆都不带花的,到打卡点先掏出口红补妆再摸出云台拍vlog。有回在妙峰山见着位姐们儿,骑着六位数的皮娜车愣是推了七公里坡,问就是"保留体力冲刺",要我说您这体力保留得跟慈禧太后似的,不如直接雇个轿夫抬上山得了。更绝的是某红书上铺天盖地的"骑行ootd",紧身裤非得勒出骆驼趾才算时尚,要搁二十年前胡同大妈早抄起擀面杖教育了:"闺女,裤裆扯线了!"
这帮人白天在郊区飙车,晚上在朋友圈飙文案。"三十岁才明白自由是耳边呼啸的风"配张P得亲妈都认不出的骑行照,底下点赞的跟风狗排着队喊"姐姐好飒"。要我说真正的骑行大爷都在胡同口蹲着呢,人家骑个凤凰28大杠,车筐里搁着二锅头跟花生米,后座夹着马扎,这才是活明白的主儿。哪像现在这些小年轻,花半年工资买辆车,骑俩月发现爬坡不如老大爷利索,转手挂闲鱼还得标注"女神自用,九五新"。
最要命的是不要命的。前阵子潭王路出事的那个车队,四十多人并排占着整条车道,后头大卡车喇叭按烂了也不让道,结果真出事了又开始众筹医疗费。要我说这帮人就是被抖音上的骑行大片忽悠瘸了,真当自己是《破风》里的彭于晏了。您看人家专业运动员训练时前有开道车后有保障队,您倒好,骑个车全家老小跟着提心吊胆,这哪是锻炼身体,简直是给ICU冲业绩呢。
说到底还是资本这把镰刀挥得好,愣是把代步工具炒成奢侈品。十年前买辆美利达能骑遍北京城,现在没个电变套件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车店天天忽悠你"升级装备就像修行",要我说这修行修得跟《西游记》似的,九九八十一难全在信用卡账单上。更魔幻的是二手市场,疫情前两万的捷安特现在能卖四万,比茅台升值还快,合着大伙儿囤自行车比炒房还来劲?
咱不是说骑车不好,老祖宗发明自行车那会儿图的是个方便。现在可倒好,原本治堵的玩意儿成了新堵点,通勤工具成了炫富神器,健身活动成了玩命比赛。要我说啊,甭管骑的是凤凰还是皮娜,车轱辘转起来都得沾地气儿。哪天要是在长安街上看见个穿大裤衩蹬二八大杠的老汉,车筐里搁着煎饼果子哼着小曲儿,那才是真·骑行大佬。至于那些把自行车骑出直升机动静的主儿,劝您早点儿醒醒吧——两万块的车架,可配不上您那两百块蹬车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