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模拟练习
发布时间:2025-09-01 06:51 浏览量:1
1.(10 分)默写古诗文。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三峡》)
②______,。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③感时花溅泪,。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⑤古诗中常借 “明月” 寄托情思,如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 “,” 借明月抒发对故乡的眷恋;又如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 “,______” 借明月表达微妙的心境。
2.(3 分)请将以下书法内容用规范的楷书抄写在格中。

3.(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走进经典文学,不仅能够______我们的文学素养,而且能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阅读《苏州园林》,我们惊叹于中国古典园林______的布局艺术;阅读《藤野先生》,我们动容于藤野先生那______、毫无偏见的关怀;阅读《背影》,我们看见父亲那 chàn dǒu 却坚定的背影;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我们懂得要 jìng yǎng 先烈、铭记历史,守护和平;阅读《白杨礼赞》,我们敬佩中华民族那不惧风雨、yǒng wǎng zhí qián 的精神。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chàn dǒu ______ ②jìng yǎng ______ ③yǒng wǎng zhí qián ______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升 独具匠心 语重心长
B.提高 巧夺天工 意味深长
C.提升 巧夺天工 语重心长
D.提高 独具匠心 意味深长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走进经典文学,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而且能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B.走进经典文学,不仅能够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能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
C.走进经典文学,既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又能培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D.走进经典文学,既能够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又能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4.(4 分)班级拟开展 “传承传统民俗”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问题。
2024 年 1 月 25 日,一场热闹的春节民俗庙会在鼓楼区文化广场拉开帷幕。活动现场设置了写春联、剪窗花、捏面人、尝传统小吃等摊位,市民们积极参与,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大家在体验中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与传统民俗的魅力。
(1)请你为以上材料拟写标题,不超过 15 字。
(2)小林准备为 “传统民俗传承” 拟写一则公益宣传标语,请你帮他补写完整。(要求:突出传承民俗的意义,句式工整)
标语:传承传统民俗,______。
5.(2 分)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埃德加・斯诺记录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如过雪山、草地等场景。
B.《红星照耀中国》里,周恩来是作者笔下 “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温文尔雅,极具领导力。
C.《昆虫记》中,法布尔称赞蜜蜂为 “不会迷失的精灵”,详细描写了蜜蜂辨别方向的能力。
D.《昆虫记》里,萤火虫是 “温柔的杀手”,它以蜗牛为食,会用独特的方式麻醉猎物。
6.(3 分)请阅读下面两句话,从《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中任选一部名著,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 “力量” 二字的理解。
《红星照耀中国》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力量与精神力量。
—— 文学评论
《昆虫记》彰显了微小生命的生存力量与智慧力量。
—— 科普界评价
示例:《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初凭借勤劳的双手打拼,渴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即便经历多次挫折,仍曾重新振作,他身上展现出的对生活的执着,便是一种平凡人对抗命运的力量。
二、阅读(41 分)7.(17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①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②者,鹯③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有删改)
【注释】①圹(kuàng):旷野。②爵(què):同 “雀”,鸟雀。③鹯(zhān):一种凶猛的鸟。
(1)(4 分)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②曾益其所不能
③失其民者 ④民之归仁也
(2)(2 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②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3 分)请用三条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故 为 渊 驱 鱼 者 獭 也 为 丛 驱 爵 者 鹯 也
(4)(4 分)【甲】文的中心论点是:(用文中原句回答);【乙】文强调得天下的关键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5)(4 分)【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思想,【甲】文认为国家兴盛需要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乙】文认为君主治理国家需要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8.(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24 年 7 月,国风纪录片《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播出后,四川多地非遗相关旅游景点热度飙升。其中,蜀绣体验馆、自贡彩灯博物馆、羌绣传承基地等景点游客量大幅增长,不少游客表示 “被纪录片种草,想亲身感受非遗魅力”。据统计,纪录片播出后一周,蜀绣体验馆接待游客量较之前增长 60%。
(摘编自《中国非遗报》《国风纪录片带火四川非遗旅游》2024 年 7 月 15 日)
【材料二】
如今,文旅消费不再是简单的 “到此一游”,而是更注重 “深度参与” 与 “文化共鸣”。游客不再满足于拍照打卡,而是希望通过亲手体验、互动感受等方式,深入了解目的地的文化内涵,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我国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与地域文化,这些文化资源是文旅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多地将非遗元素融入文旅产品,如开发非遗体验课程、打造非遗主题民宿等,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文化魅力,实现文旅与非遗的深度融合。
(摘编自《文旅观察》《从 “打卡” 到 “共鸣”,文旅消费新方向》2024 年 8 月 20 日)
【材料三】
2024 年,湖南围绕 “岳阳楼文化” 打造沉浸式文旅项目。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还原范仲淹写作《岳阳楼记》的场景,游客站在虚拟的 “岳阳楼” 上,仿佛能看到 “衔远山,吞长江” 的壮阔景象;同时,项目设置 “背诵《岳阳楼记》免门票” 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让传统文化以更有趣的方式传承。
(摘编自《湖南日报》《沉浸式体验,激活传统文化》2024 年 9 月 5 日)
【材料四】
为推动文旅 “走出去”,西安依托丝绸之路起点的文化优势,打造多语言文旅推广平台。平台不仅介绍西安的历史景点,还推出 “非遗手作线上体验” 课程,海外游客可通过直播学习剪纸、皮影等非遗技艺;同时,西安在海外举办 “西安文化周”,通过文化展览、民俗表演等活动,让海外人士更直观地感受西安文化。
(摘编自《西安晚报》《西安:让文旅走向世界》2024 年 10 月 10 日)
(1)(3 分)下列是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国风纪录片《非遗里的中国・四川篇》播出,推动四川非遗相关旅游景点热度增长。
B.文旅消费的新方向是注重 “深度参与” 与 “文化共鸣”,游客希望获得独特情感体验。
C.湖南 “岳阳楼文化” 沉浸式项目仅通过全息投影技术还原场景,吸引游客参与。
D.西安通过多语言文旅推广平台和海外 “西安文化周”,推动文旅 “走出去”。
(2)(3 分)有同学疑问:非遗与文旅融合为何能吸引游客?请结合材料二,回答他的问题。
(3)(3 分)为更好地发展本地(以 “杭州” 为例)文化旅游,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提出合理的建议。
9.(15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一本旧笔记本张悦
①书桌最底层的抽屉里,放着一本旧笔记本。封面是褪色的蓝色,边角有些磨损,纸张也泛着黄,但我一直舍不得丢弃。
②去年整理书桌时,我翻出了这本笔记本。翻开第一页,稚嫩的字迹映入眼帘,那是小学时的我写下的日记。“今天妈妈教我包粽子,糯米粘在手上,好黏呀,但妈妈笑着帮我擦掉,粽子真好吃。” 看着文字,记忆突然涌上心头。
③这时,妈妈端着水果走进来,看到我拿着笔记本,笑着说:“这是你小学时的宝贝呢,那时候每天写完作业就抱着它写日记。” 我抬头问:“妈妈,你还记得我第一次写日记吗?” 妈妈坐在我身边,眼神变得温柔:“当然记得。你那时才刚上三年级,学了写日记,回来就吵着要笔记本。我带你去文具店,你挑了好久,最后选了这本蓝色封面的。刚开始你总写不好,要么记流水账,要么写几句话就没了,我就每天陪你一起想素材,教你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
④我继续翻着笔记本,其中一页夹着一张干枯的枫叶。妈妈看到枫叶,接着说:“这是你四年级去公园捡的。那天你回来特别开心,说枫叶像小手掌,非要夹在笔记本里当书签。后来你还在日记里写‘枫叶会慢慢变黄,但我和妈妈的回忆不会变’,当时我看了特别感动。”
⑤翻到最后几页,字迹渐渐成熟。有一篇日记写着:“妈妈今天生病了,我给她端水、拿药,妈妈说我长大了。我以后要多帮妈妈做事,不让她辛苦。” 妈妈眼眶微红,轻声说:“那时候我感冒发烧,你忙前忙后,虽然笨手笨脚,但我心里特别暖。这本笔记本,记的不只是你的成长,还有我们一起的时光啊。”
⑥我合起笔记本,突然明白它对我的意义。它不只是一本普通的笔记本,更是我成长的见证,是我和妈妈之间亲情的纽带。之后,我把笔记本放回抽屉,还特意放了一张我和妈妈的近期合照在里面。
⑦今年母亲节,我又翻开了这本笔记本,和妈妈一起读里面的日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页上,那些文字仿佛有了温度,将我们的回忆一一唤醒。这本旧笔记本,会一直陪伴着我,珍藏着我与妈妈最温暖的时光。
(有删改)
(1)(3 分)选文围绕 “旧笔记本” 讲述了哪些温馨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5 分)请结合上下文,品析下列句子。
①刚开始你总写不好,要么记流水账,要么写几句话就没了,我就每天陪你一起想素材,教你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②它不只是一本普通的笔记本,更是我成长的见证,是我和妈妈之间亲情的纽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3 分)请联系全文,谈谈文章标题《一本旧笔记本》的含义。
(4)(6 分)阅读本文后,班级语文学习小组准备将其推荐为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请结合下面的单元导读和单元目录,撰写推荐理由。
单元导读单元目录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背影(朱自清)白杨礼赞(茅盾)永久的生命(严文升)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昆明的雨(汪曾祺)三、作文(50 分)10.(5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季羡林曾说:“回忆往事,就像翻开一本珍贵的书,每一页都藏着难忘的瞬间。” 生活中,总有一些瞬间,或温暖,或感动,或惊喜,让人印象深刻。请以 “那一个难忘的瞬间”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 5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一、积累与运用(29 分)1.(10 分)
①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注意 “阙” 的书写)
②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注意 “属” 的书写)
③恨别鸟惊心 家书抵万金(注意 “抵” 的书写)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注意 “燕” 的书写)
⑤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注意 “藻”“荇” 的书写)
2.(3 分)
天涯若比邻
海内存知己(书写规范、工整即可)
3.(7 分)
(1)①颤抖 ②敬仰 ③勇往直前(每空 1 分,共 3 分)
(2)A(“提升” 与 “素养” 搭配更恰当;“独具匠心” 侧重构思巧妙,形容园林布局更合适;“语重心长” 体现藤野先生关怀的恳切,2 分)
(3)A(原句 “培养” 与 “文学素养” 搭配不当,且递进关系逻辑正确,先 “提升素养” 再 “滋养精神”,2 分)
4.(4 分)
(1)示例:鼓楼区春节民俗庙会开幕(2 分,符合材料内容且不超 15 字即可)
(2)示例:守护文化根脉(2 分,句式工整且突出传承意义即可)
5.(2 分)
C(《昆虫记》中称赞蜜蜂为 “不会迷失的精灵”,但详细描写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表述有误,法布尔通过实验证明蜜蜂靠的是本能而非超强记忆力,故选 C)
6.(3 分)
示例一:选择《红星照耀中国》。“力量” 指坚定的信仰与不屈的精神。书中记录红军长征时,战士们在缺少粮食、装备简陋的情况下,仍坚持行军作战,如飞夺泸定桥时,勇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攀爬铁索,凭借对革命胜利的信仰,突破敌人防线。这种在绝境中展现出的顽强意志,便是震撼人心的力量,让读者看到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困境时的精神支撑。
示例二:选择《昆虫记》。“力量” 指微小生命的生存智慧与韧性。书中描写蝉在地下蛰伏四年,仅为地上一个月的歌唱,即便面临天敌威胁,仍坚持完成生命历程;还有蚂蚁搬运食物时,虽个体微小,却能团结协作,克服远超自身重量的障碍。这些昆虫在生存中展现的智慧与坚韧,便是生命的力量,让读者重新认识微小生命的价值。
7.(17 分)
(1)(4 分)①选拔、任用 ②同 “增”,增加 ③他的(指桀纣) ④归附、归向(每空 1 分)
(2)(2 分)①(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入”“出”“恒” 翻译准确,1 分)
②(老百姓)所希望的,就给他们聚集起来;(他们)所厌恶的,就不要施加给他们罢了。(“欲”“恶”“施” 翻译准确,1 分)
(3)(3 分)故为渊驱鱼者 / 獭也 / 为丛驱爵者 / 鹯也(每处 1 分,多断、少断均扣分)
(4)(4 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每空 2 分,用文中原句,多字、少字均扣分)
(5)(4 分)有坚守法度的大臣、辅佐君王的贤士和外部祸患(2 分,围绕 “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概括);施行仁政,满足百姓需求,不施加百姓厌恶的事物(2 分,围绕 “得民心”“仁政” 概括)
8.(9 分)
(1)(3 分)C(“仅通过全息投影技术” 表述有误,材料三提到项目还设置 “背诵《岳阳楼记》免门票” 活动,故选 C)
(2)(3 分)①文旅消费趋势转变,游客更注重 “深度参与” 与 “文化共鸣”,希望通过体验感受文化内涵,非遗元素能满足游客对深度文化体验的需求;②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将其融入文旅产品(如体验课程、主题民宿),能打造独特文旅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吸引游客关注。(每点 1.5 分,结合材料二内容,意思对即可)
(3)(3 分)①借鉴湖南经验,运用科技手段打造沉浸式项目,如利用全息投影还原西湖断桥、雷峰塔等文化场景,让游客 “穿越” 感受杭州历史文化;设置文化互动活动,如 “背诵西湖相关诗词免门票”,增强游客参与感。②参考西安做法,依托杭州西湖、大运河等文化资源,打造多语言文旅平台,推出 “杭州非遗线上体验” 课程;在海外举办 “杭州文化展”,通过丝绸、龙井茶制作技艺展示等活动,推动杭州文旅走向世界。(每点 1.5 分,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针对杭州提出合理建议即可)
9.(15 分)
(1)(3 分)①小学时 “我” 吵着要笔记本,妈妈带 “我” 挑选并每天陪 “我” 练写日记;②四年级 “我” 将公园捡的枫叶夹在笔记本当书签,并写下关于回忆的日记;③“我” 在笔记本中记录帮生病妈妈做事的经历,让妈妈倍感温暖;④今年母亲节 “我” 和妈妈一起读笔记本中的日记,唤醒温馨回忆。(每点 1 分,答出三点即可)
(2)(5 分)①运用语言描写,通过妈妈回忆 “我” 初学写日记的场景,“陪你一起想素材”“教你” 等细节,生动展现妈妈对 “我” 的耐心引导,体现妈妈对 “我” 的关爱,让人物形象更鲜活(描写角度 1 分,赏析 3 分,意思对即可)。②运用递进关系的句子,“不只是…… 更是…… 是……” 的句式,突出旧笔记本的深层意义,不仅是记录工具,更是成长见证与亲情纽带,升华文章主题,表达 “我” 对笔记本的珍视与对亲情的感恩(句式特点 1 分,赏析 3 分,意思对即可)。
(3)(3 分)表面指书桌抽屉里那本蓝色封面、边角磨损的旧笔记本;深层指笔记本中记录的 “我” 的成长点滴,以及 “我” 与妈妈之间温馨的亲情回忆,它是承载亲情与成长的载体,象征着温暖的时光与情感。(表面含义 1 分,深层含义 2 分,意思对即可)
(4)(6 分)本文是一篇典型的写人记事散文,以 “旧笔记本” 为线索,串联起 “我” 与妈妈的温馨故事,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亲情与成长,与单元 “展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表达独特情感体验” 的要求相符(2 分)。文中通过细腻的语言描写与场景刻画,如妈妈回忆陪 “我” 写日记的细节,传递出真挚的亲情,与单元内《背影》通过细节展现父爱的写法相似,能引导学生体会散文中 “以小见大” 的写作手法(2 分)。阅读本文,学生可领会平凡生活中的情感力量,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符合单元 “领会作品情思,丰富精神世界” 的学习目标,适合作为拓展阅读材料(2 分)。
三、作文(50 分)一类文(45-50 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生动,情感真挚,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 500 字。二类文(40-44 分):立意明确,中心较突出,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情感真实,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 500 字。三类文(35-39 分):立意基本明确,中心基本突出,内容基本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情感较真实,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 500 字。四类文(30-34 分):立意不明确,中心不突出,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情感虚假,不符合文体要求,字数不足 500 字。五类文(30 分以下):内容空洞,结构混乱,语言晦涩,不符合文体要求,字数严重不足,或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