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固态电池+电池回收,增长最快的10家公司(最新版)

发布时间:2025-08-29 22:35  浏览量:2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固态电池产业布局,其作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核心方向,凭借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成为能源转型的关键。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快速扩张,促使动力电池需求与退役量激增,电池回收成为保障产业可持续、规避资源环境风险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2025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峰会暨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高峰论坛今日在深圳开幕,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动力电池产业化扩张或将推动回收市场的规模化增长,在固态电池研发与电池回收领域具有相关布局的企业,有望借此机遇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本期我们梳理固态电池与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根据业务的关联度和其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筛选出中报归母净利润增长/预增最快的10家公司,供大家研究参考。

注意: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第十名:宁德时代

固态电池:公司全固态电池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33%

电池回收: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其在电池材料、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研发布局,专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

第九名:五矿新能

固态电池:公司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均有研发布局,且送样检测结果表现优秀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9.31%

电池回收:公司目前拥有千吨级回收产线,其回收技术成熟,且有价金属回收率高。

第八名:华友钴业

固态电池:子公司巴莫科技与多家下游客户正在合作开发固态与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并已实现十吨级批量出货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26%

电池回收:公司钴酸锂及四氧化三钴产品已全面供应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供应链,其与华为等合作开展3C电池和组件拆解及金属回收业务。

第七名:骆驼股份

固态电池:公司重点推进汽车低压电源、功率型电源等新型产品的研发创新与迭代优化,并与高校开展固态电池技术的联合研发工作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46%

电池回收:公司在国内各大区域与海外分别拥有多个电池制造与回收基地,在生产、回收等方面规模与协同优势显著,产能产量居于行业领先地位。

第六名:福田汽车

固态电池:公司自主开发福田汽车新能源半固态电池,目前相关产品正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并合作研究固态电池在车辆上的应用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57%

电池回收:公司已经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渠道并投入运营,积极响应车企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的相关要求。

第五名:天齐锂业

固态电池:公司在关键材料方面,已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计增长100.00~102.98%

电池回收:公司正在进行电池回收与资源回收方面的研发,已建立了完整的工艺路线,并完成扩试。

第四名:道氏技术

固态电池:公司已经全面布局固态电池需用的高镍前驱体、单壁碳纳米管、硅碳负极、固态电解质等固态电池核心材料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8.16%

电池回收:子公司佳纳能源已建成废旧锂离子电池拆解线,旗下新能源动力电池无害化高值再生利用模式被评为典型模式。

第三名:科力远

固态电池:公司与中固时代、太行研究院等进行合作,共同推进固态电池、干法电极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7.23%

电池回收:公司旗下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镍氢电池回收项目已经启动。

第二名:豪鹏科技

固态电池:公司开发半固态电池体积能力密度达950Wh/L,并通过针刺、过充等极端安全测试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2.49%

电池回收: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废旧二次电池回收及加工利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一。

第一名:光华科技

固态电池:公司主要生产固态电解质所需的高纯化学品,其固态电池材料产品与下游客户目前处于产品送样检测及优化阶段

成长性: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预计增长375.05~440.26%

电池回收:公司现有锂电池回收产能为10万吨,旗下子公司中力新能源开展锂电池的梯级利用、回收等业务,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上述10家企业凭借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布局及电池回收领域产业链的协同优势,正在加速构建产业新生态。

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迭代与下游需求释放,叠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待到固态电池成熟落地时,电池回收产业前景或将愈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