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20亿股权再遭冻结,王健林能否带领东山再起?

发布时间:2025-08-29 21:58  浏览量:4

曾经,王健林一句“先定一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激励了无数创业者。

万达集团在商业地产、文旅、影视等领域风光无限,成了商业界的传奇。可如今,万达深陷困境。近20亿股权被冻结,三年卖出近40座万达广场,这消息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则视频披露,万达再遭大额股权冻结,近20亿股权被冻。信息显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标的企业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19.79亿元,期限从2025年8月27日到2028年8月26日,执行法院是北京金融法院。

目前,大连万达集团股权冻结信息有28条。除最新这笔,被冻结股权的标的企业还涉及北京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万达文旅产业有限公司等。

其中,冻结金额上亿的有18条,金额近20亿的共2条。除了股权冻结,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还有9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达48.62亿元;万达地产集团共涉及362条被执行人信息,总金额17.62亿元;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2条被执行信息,总金额138.64万元。

这么庞大的债务和频繁的股权冻结,万达集团资金链压力可想而知。

从2017年起,万达开启“卖卖卖”模式,卖酒店、卖文旅项目、卖万达广场。近年来,万达一直处于出售资产、协调与历史投资人关系、寻求新资金的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至2024年间,王健林陆续出售超30座万达广场。2025年以来,万达先是有7座万达广场被零散出售,随后又有一笔大额交易计划。

大连万达商管旗下48家公司的股权,将被太盟牵头的“财团”收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此前信息显示,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与阳光人寿,将直接或通过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管48家目标公司的100%股权,包括共计39个城市的48座万达广场。

日前,这笔交易有了落地佐证。8月25日,由太盟、高和丰德、腾讯、京东潘达等13家企业组成的私募基金“苏州宽遇”成立,总出资额224.29亿元。其中,腾讯累计认缴金额99.59亿元,出资比例约44.4%;京东潘达认缴金额47.80亿元,出资比例约22.2%;太盟累计认缴金额约11.17亿元,出资比例约4.97%。此外,还有苏州金合盛控股有限公司等三家苏州国资参与,累计认缴5亿元。

此外,万达还分别与京东、腾讯成立了合资企业。万达、京东等企业在北京投资设立北京泓睿潘达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出资额80.53亿元;万达与腾讯成立深圳智薯投资合伙企业,出资额达160.76亿元。

不过,对于上述基金与合资公司的具体情况,万达集团方面未作公开回应。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些举动可视为前述大额“收购案”的实质性落地,有望解决万达在2018年引入的京东、腾讯等那批投资者的退出及利息等问题。

看到万达如今这境况,网友态度不一。曾经风光的王健林,如今名下股权频频被冻结,累计金额巨大,万达集团也深陷债务危机,不少网友感慨世事无常。

有人惋惜,说:“曾经的商业巨头,现在到这步田地,真让人唏嘘。”毕竟万达曾经在多个领域都有涉足,辉煌一时,如今却靠疯狂卖资产还债。

对于王健林努力卖资产还债的行为,部分网友力挺他,觉得他很有担当,和那些“跑路”“转移资产”的老板不一样。“老王还是有骨气的,没烂尾,没欠员工工资,也没坑投资者,就冲这点,比很多人强。”还有网友相信他能东山再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万达基础在那儿,王健林也有能力,说不定哪天就能翻身。”

然而,也有网友对万达的未来不太看好。他们认为万达的困境是房地产行业 “高杠杆、高周转” 模式崩盘的体现,“现在房地产市场不行了,电商冲击又大,万达的转型也不顺利,想恢复以前的辉煌,太难了。”而且万达的债务缺口那么大,就算卖了这么多资产,似乎也很难填上。

尽管万达面临重重困难,但王健林并未放弃。8月20日-21日,王健林在克拉玛依考察招商引资、文旅发展等工作,探讨和当地合作的可能性。从流传出的照片及视频看,王健林较此前消瘦不少,但他仍在为万达寻求新的可能性,这种积极寻求突破的行动,也让外界对万达的未来多了一份期待。

万达目前面临的股权冻结、巨额债务以及资产出售等情况,充分反映了当下房地产行业的艰难处境,也让大家看到了商业世界的风云变幻。

未来万达会怎样,王健林能否带领万达走出困境,实现东山再起,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大家认为万达还有机会重回巅峰吗?王健林的坚持能否换来万达的转机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