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家军十大高手,曹宁第三,陆文龙第四,岳云高宠杨再兴排第几?

发布时间:2025-08-28 10:13  浏览量:3

岳家军十大高手:谁才是真正的“一枪挑翻全场”?

有时候啊,人就怕名字叫得大,气势却不够——比如“十大高手”这四个字,听起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真轮到细细数一数,谁在头谁在尾,就免不了要吵出几架来。你看,前段时间聊“岳家将十大高手”,评论区炸了一堆:“高宠才第一吧!牛皋上榜了吗?不是说说岳全传的岳家军吗,咋不提点儿咱熟脸儿?”好嘛,这不,专门翻出来讲讲:若真得选十个最能打的岳家军,排个座次,咱得排谁上谁下?

我先把前情提一嘴,免得新来老铁晕头转向。排名这事儿,其实全凭评书里描写的“场面活儿”,不是史书上的严丝合缝。武艺高低,看人家真刀真枪在书里干过啥,你别管现实里是不是胡说八道。毕竟评书,图个热闹。

头把交椅,确实跑不了高宠。你要说“武力值拉满”,那这哥们儿就是升级开挂玩家:人家在山头砍完人,下个场就能挑着一杆碗口粗的大枪,把金军主帅吓得魂儿都出来了。

高宠本不是啥风光贵公子,原来祖上倒也阔过——高怀德的后辈,响当当的门第。但等到乱世,世道跟纸糊的似的,谁还跟你讲祖宗呢,山上拉起黑旗混口饭吃才要紧。你看,他和名气更大的杨再兴那时一样,都落草山头,一个“黑桃A”,一个是“九龙山大王”,说起来,倒像现代庙会碰见俩神憋熊,光脚不怕穿鞋的。

他为啥立马杀出圈呢?全凭有颗不安分的心。眼瞅着牛皋押粮队路过自家山门,他一琢磨,这可不正是投奔的好机会吗?要投名状,那当然得耍枪先给人见识,不然谁爱要你?结果三位名将一个个冲阵,被高宠溜着遛,几枪搅得喘不上气还抹了把汗。牛皋气哄哄还来劲儿了,仨人联手冲,心里打着“群殴吕布”的算盘,谁知人家高宠压根没把他们当回事。最后实在演得够本,高宠收了兵,马上一抱拳,“将军们,实话告诉你,是来巴结你们的,不好意思啊!”这演技,估计给现在综艺节目也能拿个奖。

这下牛皋、郑怀、张奎三人,别提多高兴,恨不得现场拜把子。说起来,江湖规矩还是有点意思,地上一撮土,一根草,大家齐心就成兄弟,别管三七二十一了。几个人后来押着粮草去牛头山的路上,满心期待再干一票大的。果然,高宠没让人失望。

甭管是牛头山对阵金军,还是乱军丛中,他根本不需要拖泥带水,虎头錾金枪一亮,场面立刻失控。杀进去像扫秋风,金军折腾出好几个带“骨都”头衔的元帅——金花、银花、铜花、铁花轮番上来,都被他利落戳翻马下。听着“骨碌”一声,尸首翻滚,过瘾吧?不得不说,在说书人的嘴里,高宠一手枪法,确实有点李元霸、李存孝那味儿。

但你以为就这样美满了吗?人生最可惜的就是,老天有时候贪玩。高宠挑着铁华车(就是那种大铁轮子战具,千斤重,连送十二辆下来不给你喘气),眼瞅着全挑过去了,结果到最后一辆——马掉了链子。铁华车轧下山坡,连人带马给压成一滩,叫人牙酸心紧一块裹进喉咙。这种命运,谁说不是一种翻云覆雨?高宠的狠劲、无畏,全都封存在那几辆铁车里了。留下说书人和我们唏嘘。

说完高宠,换小一号的杨继周。这孩子是杨再兴的儿子,家里风大,命苦,成长轨迹有点像少年版“豪杰成长日记”。父亲早逝成了心头无解的疙瘩,就想着哪天能提双铁戟替爹报仇。但家里明白理的长辈劝:“你现在一头热,去了能翻啥浪?”,杨继周听劝,闷头苦练,铁戟舞得能劈风。世上倒也讲缘分,江湖啸傲遇上“卷地虎”董耀宗和“摇山虎”王彪,本想收拾这两人出口气,打着打着打出了兄弟情。仨人一句话,不打不相识,江湖人嘛,吵归吵,该抱团还是得抱团。

等到岳家军北伐吃紧,杨继周带着九龙山的弟兄赶去,正遇金军的山狮驼耀武。两个狠角在阵前拼了个昏天黑地,最后杨继周回马戟一招,送山狮驼翻马落地,江湖就记下这一笔狠茬子。

要排个位,接下来得说曹宁。别看这人名声没陆文龙大,可书里写得亮眼:他枪杆子粗得跟高宠差不了多少,一出手还真不含糊。曹宁的命运拐弯也不少,从北方长大,本以为自个就是金人,结果一根血脉,发现跑偏了——原来骨子里还真是大宋汉家儿郎。转身一枪撂倒徐庆和金彪两员正牌悍将,干净利索得让陆文龙都自叹不如。

最狠的是,爹都杀了,就因为曹荣老爷子投错了。大是大非面前儿子手起枪落。不服不行,谁家能出这等男子?可人生多苦,变化随风。一场家国大义之后,却反倒惹岳飞嫌,留下满身冷落和一场自戕的结局。英气是有了,余味还是苦。

然后,人气王陆文龙。小王爷名头不小,双枪用得花,打起来风生水起。小时候在金国混的,身份有点分裂。如果说“北国第一高手”这顶帽子,也不是谁都戴得住。他是被宠着养大的,平时时常“让着点”,真上阵其实也敢打。呼天保、呼天庆,十回合内就倒下,岳家军得车轮战才顶得住他。

比起曹宁论杀伐,他稍柔和那么一口气,跟岳云三十回合打平,打伤骆驼、挑了连儿,场面也不弱。说到“天赋”,老天爷给陆文龙赏得多,若好好长大路走顺,估计也能闯出一番天地。然而,谁又没栽过几跤呢?

再掰掰,还有岳飞的亲儿——岳云。十二岁的岳云就能锤死好几个名头响的军将——别小看小孩儿,人家父子基因,可是一代比一代狠。还记得他拿大锤和山上的关铃打成平手,后来锤得金兀术呲牙咧嘴,金弹子八十回合下来,也落马折首。如果不是天妒英才,这孩子恐怕会名列前茅,只可惜流年不利,一切都只能留在想象里。

往下排,有张宪。枪法和高宠齐名,一枪震退金兀术,不是盖的。铁面天王董先,几乎扛不住几十枪。和曹宁、陆文龙、金弹子这些角儿,都有过正面交锋。有时候张宪全身而退,有时候主动撤场。说起来,他是最讲“边界感”的人,该上上,该收收,拎得清。

再就是关铃,老关胜的儿子。小时候拧虎,长大却有点“高开低走”。不过人家交手二三十回合,狠茬子金兀术都吃不过他两回合,也算硬气。只不过,江湖不等人,“少年天才大未必佳”,这话有时真不是咒语,而是现实。

再谈回咱们主心骨岳飞。说句掏心窝子的:岳飞武艺,在书里根本没人质疑。师父周侗收的几个人,就数他最锋利,比水浒里头卢俊义还硬核。要不是身份主将,他要次次都亲自放手开打,估计一大半名将都得排在他后头。说白了,主帅多用脑,少用手——这才是正经持家过日子的路数。

杨再兴那边,江湖里的疯子。下场比武,总喜欢打得天旋地转,说书先生巴不得给他写个“刀枪不入蔑世俗”。可怎么也没想到,最后败在小小商河的一滩泥淖。连死,都带点悲壮得让人堵心:他一心追金军,没成想天意弄人。更巧的是,这口泥,埋的不是一个人,而是精忠的气节。

榜单上的最后一位严成方,其实也是狠货:八棱紫金锤上阵,和岳云拼个不相上下。和曹宁、陆文龙交手,也都稳稳立住。后来竟输给回马锤,一口服气,转头归顺结兄弟。这股不服气的劲儿,放到江湖上,就是一段佳话。

所以说,讲英雄,总少不了命运的“咬”。有的生逢其时,有的早夭陨落,有的明明能力爆棚,却永远没赶上最好的机会。千军万马磨一枪,最后剩下的未必是最出色的,但一定是最能忍,最有狠劲儿,也最让人惋惜的。

岳家军十位“天花板”,有的把命留在枪杆锤柄尖上,有的把心血洒在群山河流里。真要论个次序,没准他们自个坐一起,也得争得面红耳赤。谁说世上有绝对的“第一”?每一段波折、每一次留白,可能正是个中滋味。

想想今天,我们总羡慕古人过招,恨不能活在那个热血澎湃的年代。可一转头,现实远比小说更拧巴。你说——如果真能回去,他们愿不愿意?我们又真敢上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