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头部企业半年报,道出了行业残酷的现实!

发布时间:2025-08-27 10:50  浏览量:5

一家环卫龙头企业半年营收37亿元,利润却不增反降,背后高达45亿元的应收账款揭示了环卫行业面临的普遍困境。

8月22日,玉禾田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达到37.11亿元,同比增长9%,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02%至3.2亿元。

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不仅出现在玉禾田一家企业身上,而是成为了整个环卫行业的面临的共同挑战。截至报告期末,玉禾田应收账款高达45.08亿元,占总资产的45.42%,几乎相当于公司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783.6%。

增收不增利,环卫企业目前正遭遇发展的瓶颈期,玉禾田的半年报数据反映出环卫行业整体面临的困境。近三期半年报显示,玉禾田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分别为16.85%、2.88%、-2.02%,增长趋势持续下降。同样不容乐观的是,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变动分别为13.42%、7.97%、-5.52%,同样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这表明环卫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经受考验。

应收账款被困在路上,截至报告期末,玉禾田应收账款达到45.08亿元,占总资产的45.42%。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公司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的783.6%。近三期半年报显示,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比值持续增长,分别为89.76%、112.04%、121.48%。这表明公司的销售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只是“纸上富贵”,并未实际转化为现金流。应收票据增速也远高于营业收入增速。报告期内,应收票据较期初增长125.6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仅9%。

玉禾田的情况并非个例。环卫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诸多挑战。我国环卫及物业清洁从业者超800万,但老龄化严峻、劳动力短缺问题突出,用工成本逐步增加的趋势会更加凸显。

人力成本攀升,挤压企业利润空间。环卫行业人工成本占比极高。以某上市环境企业为例,2024年其特许经营业务与传统环卫业务中,人力成本占比分别高达65.6%和57.2%。

最低工资标准的持续上调和全员社保要求也不断推高企业运营成本。以上海为例,第一档月最低工资从2020年的2480元涨至2025年的2690元,涨幅8.5%。安徽、四川的涨幅甚至超过30%。更为难受的是从9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法的社保要求,增加了社保刚性要求的压力,或许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一方面,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3.1亿,占总人口22%。劳动力人口缩减与就业选择多样化,使得愿意投身环卫行业的青年劳动力日益减少,全面机械化的推进迫在眉睫。

资金压力加剧,企业财务状况承压增加。玉禾田的资产负债率持续增长。近三期半年报显示,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9.39%、44.25%、51.24%,增长趋势明显。

同时,公司的流动比率持续下降,近三期分别为2、1.77、1.56,短期偿债能力趋弱。现金比率也在持续下降,近三期分别为0.56、0.39、0.277。更令人担忧的是,总债务/净资产比值持续上涨。近三期半年报,这一比值分别为27.58%、38.61%、62.47%,持续增长。

从整个财报来说,可以说没有一项是积极向上的,除了应收是增加外其他的指标都是呈现下降的颓势。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增收”的繁荣或许会变成最大的坏事,更有可能增加各项指标的持续恶化。

环卫行业政策支持加码,市场化进程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