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为什么要投湖自尽?周总理怒斥:让我怎么向社会交代!

发布时间:2025-08-25 10:17  浏览量:5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家境贫寒,幼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7岁入塾,后转读小学。1913年进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18年毕业。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中小学任国文教员。

“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1924年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先后创作《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等长篇小说。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老舍先生是著名作家。他把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文学艺术事业。解放前,他写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许多文学作品,对旧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新中国成立后,他以高度的创作热情创作了话剧《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等许多文艺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被荣称为“人民艺术家”。

在老舍作品《茶馆》里王利发有这样一句话 “我是尽了力了,可没力气再跟这个世道周旋了”。他笔下的人物都带着烟火气,连苦难都写得让人心里发暖 —— 可谁能想到,这位一辈子写尽人间百态的文人,最后会选择在 1966 年的初秋,独自走向北京太平湖,结束了自己 67 岁的生命。

1966 年的夏天,一场 “风暴” 突然席卷而来。“破四旧” 的口号喊得震天响,曾经被尊重的文人、艺术家,一夜之间成了 “牛鬼蛇神”。老舍一开始还没太在意,他觉得自己写的都是人民的故事,没做过亏心事。直到 8 月 23 日那天,灾难砸到了他头上。

那天上午,老舍和其他几十位文艺界人士被拉到北京文庙。一开始说是 “参加学习”,可到了地方才知道,是来接受 “批斗” 的。红卫兵把事先准备好的高帽子扣在他们头上,帽子上写着 “反动文人”“牛鬼蛇神”,还用墨汁在他们脸上乱涂。老舍个子不高,高帽子压得他直不起腰,脸上的墨汁顺着下巴往下滴,他想擦,却被人一把按住:“老实点!这是对你的改造!”

接下来的场面,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揪心。红卫兵拿着皮带、木棍往他们身上打,一边打一边喊口号。老舍的眼镜被打飞了,眼镜片碎在地上,他看不见东西,只能本能地抱着头。有人把他的衣服扯破,往他身上泼冷水,还有人把他珍藏的书画、手稿扔在地上踩 —— 那些都是他写《四世同堂》时的手稿,是他跑遍北平胡同收集的素材,是他视若生命的东西。

更让他难受的,是看到身边的同行也在遭罪。萧军被打得嘴角流血,骆宾基的胳膊被打断,曾经一起聊创作的朋友,此刻都成了 “阶下囚”。红卫兵逼他们下跪,逼他们承认 “反动罪行”,老舍梗着脖子说:“我写的都是人民的生活,我没罪!” 这句话换来的是更狠的殴打,有人用皮带抽他的后背,他疼得倒在地上,又被人拽起来继续打。

那天傍晚,老舍被单位的人送回了家。推开门的时候,家人都吓傻了:他的头发被剃得乱七八糟(后来才知道是 “阴阳头”),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衣服破得不成样子,浑身是泥和血。他没哭,也没喊疼,只是坐在椅子上,盯着地上的碎眼镜片发呆。妻子胡絜青给他找衣服换,发现他后背的伤已经渗出血,想给他上药,他却摆摆手说:“不用了,疼不疼的,都无所谓了。”

那天晚上,老舍没怎么说话。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拿出一叠叠手稿,一页页地看。胡絜青隔着门听见他叹气,还听见他小声念着《茶馆》里的句子:“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凌晨的时候,他走出书房,给胡絜青留了张字条,上面写着 “我走了,别找我,好好活着”—— 这是他留给家人最后的话。

第二天早上,家人发现老舍不见了,只有那张字条放在桌子上。他们四处找,最后在太平湖边发现了他的外套和眼镜。太平湖离老舍出生的小胡同不远,他小时候常来这儿玩,夏天看湖里的荷花,冬天看结冰的湖面。谁也不知道,他在湖边坐了多久,想了些什么。直到几天后,工作人员在湖里发现了他的遗体 —— 他选择了用这种方式,告别这个让他痛苦的时代。

第二天,周总理得知了老舍投湖自尽的消息,这个消息对周总理打击很大。他在办公室里泪流满面,捶胸顿足,用一种悲愤的语调说:“把老舍先生弄到这步田地,叫我怎么向社会交代啊!”老舍和周总理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老舍的所有的作品,周总理都阅读过,周总理非常了解老舍的内心世界。

1978年初,在邓小平同志的批示下,老舍同志的冤案终于得到平反,恢复了他的“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同年6月3日,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老舍同志骨灰安放仪式,邓小平同志还送了花圈以示尊重。

老舍墓上刻着一行字:“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老舍墓

老舍的墓很特殊,整个被设计成了一个湖的形状。2001年胡潔青辞世,她亦被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