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到底有多强大?这个事情唐僧最有发言权

发布时间:2025-05-22 13:07  浏览量:2

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西北的城门叫做开远门。去丝绸之路的商贾旅人和前往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军队都需要经过这里,因此这里设置有一座里程碑。里程碑碑文由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手书。

碑文内容是:“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还有说法是写作“西极道九千九百里”),以示戎人不为万里之行。

也就是告诉诸位路过的请不要担心,我们这里到大唐西疆只有九千九百里的路途,绝对没有一万里,因此没有必要担心“万里长征人未还”。

就这一句话,大国气派,已扑面而来。

诗人们一个个“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平素里“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狂起来不把天子放在眼里,“自称臣是酒中仙”;粗暴起来起来要“不破楼兰终不还”!慈悲起来也能念叨“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温柔人性起来,也能写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这种自信,让他们的军事行动不像是真事儿,反倒像美国超级英雄漫画一样的神奇故事。

即使衰落之后,草原各个部族依然不敢轻举妄动,回鹘与吐蕃作战胜利,甚至还会主动献俘长安,甚至于历代回鹘可汗都需要唐朝册封,同时使用汉语词作为汗号?要知道以回鹘的疆域,早已超越了东突厥和后突厥,已经与匈奴差不多了。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后突厥、突骑施等一系列草原汗国的尸体上,任谁都相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唐朝无法战胜,早已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直到五代十国唐廷不存之后,草原民族才发现,原来他们被一只病老虎吓唬了一百多年啊。

唐僧逢人便说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一个吃饭都要靠乞讨的和尚和各国国王谈笑风生,还没讨论佛法,对方就先口呼圣僧,路上还有easygirl。我听说女儿国国王想和唐僧在一起就是想攀上他唐御弟的身份,提高自己国家的逼格通关文牒一路狂盖,领导人见了一堆。就连山洞里的妖怪都知道他是个唐朝和尚。就连各国神仙妖怪都仿佛收到了大唐的通知,对持经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

随便拿一点大家不太关注的数据感受一下!

日本遣唐使团单次携带贡品包括银500两、各类丝织品数千匹、水晶玛瑙等珍宝,并携带自用贸易物品如布帛、绵等。而唐廷回赐物品价值常为贡品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例如新罗使团献马匹、人参等,唐回赐锦彩、金银器、衣袍等,单次回赐锦彩达500匹。唐高宗时期联合新罗灭百济、高句丽,白江村海战以1.3万唐军击败4万日军,战后一度计划在日本设都督府。裴行俭仅率一千随从赴西域,借狩猎名义召集突厥部落,最终俘获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都支,兵不血刃平定西域6。波斯萨珊王朝连续三次向唐朝求援(651年、654年、661年),唐高宗以“路途遥远、兵力不足”为由拒绝直接出兵,但设立波斯都督府支持复国,并派裴行俭护送波斯王子泥涅师回国,居然还复国成功了!贞观四年(630年)安置归附突厥人约15万,其中数千户定居长安,首领百余人获五品以上官职。唐玄宗时期规定归化外国人可免赋税10年,广州、扬州等城市形成新罗坊、波斯人聚居区,黄巢攻陷广州时曾屠杀外国移民约2万人。设六大都护府直接控制边疆,如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安东都护府一度管辖朝鲜半岛。册封周边政权首领超百次,如唐太宗授予突厥首领官职,唐中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这一切都建立在他们国力强盛、科技先进、文化昌盛、经济发达、人口平均身体素质优秀的基础上,李世民就曾说过:“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这是压倒性的武力优势,他们想不自信都难。

巅峰期的巨唐就像美帝,经常帮助世界各国解决国际纠纷,甚至插手内政,当然了,巨唐的手法温和,以德服人,不像美帝那么粗鄙。

巨唐的号召力之强,堪称文明灯塔,导致东亚、中亚、西亚各国,都有很多精神唐朝人,唐朝想要搞点国际上的行动,根本不用像《红海行动》那样瞻前顾后,也不用像现在的美国那样拿出一袋洗衣粉,栽赃嫁祸,而是大大方方派政府官员和正规军去解决问题。

有时候,根本不用自己动手一只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政府官员放个话,就会出现一大堆别国的“国际纵队”和“联合国军”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