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斯琴高娃孤影归国,瑞士丈夫丧后她拄杖登台,仍在拼戏里人生
发布时间:2025-08-12 16:36 浏览量:1
斯琴高娃这辈子,活得像一部长篇史诗——高开低走再翻盘,三段婚姻,两次离婚一次丧偶,舞台上万人喝彩,台下一个人慢慢走回化妆间。
75岁的她,如今拄着拐杖、坐着轮椅,也要挤进活动现场。有人说她是在“留恋名利场”,但更懂她的人知道,这叫“骨子里的不服输”。
她1950年出生在内蒙古赤峰,蒙古族,骨子里带着草原人的豪劲。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但她有一样东西别人学不来——天生的舞台感。
十五岁那年,还在中学,就因为跳盅碗舞跳出了名堂。别人上课,她在排练厅翻腾。高中一毕业,就进了内蒙古歌舞团,成了最年轻的演员。那会儿的她,脸上是青春的光,脚下是轻快的步子。
可生活没给她太多时间做个无忧少女。
18岁,她嫁给了内蒙古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孙天相。
四年抱俩娃,本该是幸福剧本,但现实里却是脾气暴躁的丈夫、鸡飞狗跳的日常。八年过去,吵架累积到没法修补,26岁那年,她抱着八岁的大女儿,干脆离婚。
离婚没多久,她转向电影圈。1977年在草原拍戏,遇到了演员敖醒晨。两人很快在片场擦出火花,闪婚。那年,她拍了《归心似箭》,成了大家眼里的“玉贞”,也进了八一厂。
真正的大火,是1982年的《骆驼祥子》。虎妞一角,让她金鸡奖、百花奖双收,走到哪儿都是镁光灯。
但男人的自尊心是个脆皮壳。敖醒晨受不了自己在家,她在外风光。1983年,这段婚姻也散了。33岁的她,二度带娃回到单身。
1986年,她遇到了第三任丈夫——陈亮声,上海人,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的指挥家,后来入了瑞士籍。
这段婚姻不一样。两人都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也都明白稳定的重要性。一个在片场忙,一个在音乐厅执棒,互相尊重、互相陪伴。
他们的婚姻一过就是三十多年。她拍《大宅门》《香魂女》《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他在瑞士教音乐,也常飞回国陪她。两人都忙,但心是靠在一起的。
可2022年2月,噩耗传来——陈亮声因癌症在瑞士去世,享年89岁。办完丧事,斯琴高娃没在瑞士停留太久,带着女儿回了北京。她说得很简单:“人老了,还是想离根近一点。”
她年轻时拍戏拼命,骑马摔下来,被马踩过,落下了腿脚的后遗症。年轻还能扛,现在年纪大了,走路都得小心,很多时候要用拐杖、雨伞支撑,甚至坐轮椅。
但你要说她退了?没有。
2023年,她拍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播出后反响不俗。2024年,她的新剧《风华往事》上线,大年初一还在春节诗会朗诵。
到了2025年,她已经75岁了。腿脚更慢了,但活动照样参加——4月底,她去了河北邯郸的活动现场。
5月初,在山西古武当山拄着伞登山;5月中旬,出席微短剧《我在霍山开民宿》的开机仪式;紧接着又在红豆峡参加从艺六十周年的座谈会。
别人觉得她这是“折腾”,但她笑说:“我闲不住。”
斯琴高娃的国籍一直被人拿来说事——她随第三任丈夫入了瑞士籍,但事业一直在国内。
丈夫去世后,她直接回国定居,没再去瑞士住。有人说是为了工作,有人说是为了孩子,也有人说是老了想回家。
她自己没多解释。对她来说,选择在哪过日子,是个人自由,不需要对谁交代。
她有两个孩子,大女儿孙丹早就独立,小儿子孙铁16岁辍学,她帮着找了演艺圈的机会。
这些年,她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长大,没有哭诉过艰难。
演艺圈的复杂、生活的压力、身体的伤,她都自己扛着。
有记者问她:“你不累吗?”
她只是淡淡地说:“累也得过,舞台是我活着的一部分。”
看斯琴高娃这辈子,像看一部起伏跌宕的剧——从草原少女到影后,从两次离婚到跨国婚姻,从红极一时到白发拄杖,她一直没离开过舞台。
75岁,她老了,身边没有老伴,但精神气还在。那些活动照片里,她步子慢,却眼神亮。
也许再过几年,她会彻底隐退;也许,她还会出现在某部戏里,让观众惊喜。
但无论怎样,她已经用一生证明——人生不怕走弯路,就怕自己认输。
她的孤影归国,不是落幕,而是带着伤痕和倔劲,继续活在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