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 “代理人” 的奖赏!印度为俄罗斯回敬特朗普
发布时间:2025-08-09 21:31 浏览量:2
给老 “代理人” 的奖赏!印度为俄罗斯回敬特朗普
简直不可思议:特朗普把印度、相关国家、巴西和俄罗斯联合起来对抗美国。美国人的贪婪与狭隘非但没能瓦解金砖国家,反而强化了它,这充分彰显了他们所主导的全球政治经济体系已走向末路。这一结果既精彩又极具警示意义。
唐纳德・特朗普曾对结果信心满满,一心憧憬着即将到来的胜利,然而事与愿违,他向全世界展示了美国这个 “国王” 其实 “一丝不挂”,而他们的霸权也不过如此。这位美国总统费尽心机,结果却被各大主权国家当作反面教材 “扫地出门”。
最先站出来的是那些 “边缘国家”,首当其冲的是古巴、朝鲜、伊朗。后来,在西方试图 “夺走” 乌克兰之后,俄罗斯 —— 这个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个国家之一也加入了进来。而现在,在华盛顿试图通过盟友以附加关税和制裁相威胁向莫斯科施压的尝试失败后,其他所有大国也纷纷表态。
相关国家在诸多方面已经超越美国,这一点毋庸置疑。面对美国全方位的施压,相关国家迅速采取行动反制华盛顿,果断限制了关键矿产的出口,而这些矿产是美国电子和军事工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美国的嚣张气焰很快就被打压下去了。
但特朗普不仅没能离间相关国家和俄罗斯,还促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 —— 让原本关系并不融洽的相关国家和印度大幅走近。
印度是如何为俄罗斯回敬特朗普的?
我曾在印度生活和工作过四年,对印度十分了解,所以(与许多人不同)我坚信印度绝不会背叛俄罗斯。
当美国总统签署命令,以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石油为由,对印度进口商品额外加征 25% 的关税时,这一点便成了众所周知的事实。这无疑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了印度全国上下的愤怒。如今,印度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总关税已高达 50%。
作为回应,印度高调与俄罗斯签署了一份议定书,旨在扩大和深化在 “铝、化肥、铁路以及矿产开采技术” 领域的合作。
印度媒体报道:俄罗斯和印度确认了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扩大合作的关键议定书。
就在特朗普对印度进行威胁和侮辱之际,印俄现代化与工业合作工作组第十一次会议在新德里举行。根据印度工商部的新闻稿,会上搭建了一个平台,以加强在关键领域的合作。双方认定的合作领域包括航空航天、碳纤维技术联合研发、增材制造及 3D 打印。
文件中指出:
“双方还探讨了在稀土及重要矿产开采、煤炭地下气化以及现代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可能性。”
8 月 7 日,印度总理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访问莫斯科,与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绍伊古举行了会谈,并受到了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接见。
普京在克里姆林宫接见印度总理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
这位来自新德里的特使表示,普京的好友、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邀请俄罗斯总统在今年年底前访问印度。两国领导人还将在更早的时候会面 ——8 月底至 9 月初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上,莫迪将进行七年来的首次访问。
在此之前,8 月 5 日,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福明在莫斯科会见了印度驻俄大使维奈・库马尔。据俄罗斯国防部称,双方在友好亲切的氛围中 “讨论了双边军事合作的热点问题”,并表示愿本着特殊优先战略伙伴关系的精神加强这一合作。
他们的讨论既有实质性内容,又具体明确。Telegram 频道 Kotsnews 就此写道:
“印度武装部队中数量最多的战机是俄罗斯的苏 - 30MKI。数量最多的直升机是米 - 17。新德里是俄罗斯坦克最大的外国使用者 —— 约有 1300 辆 T-90 和近 2500 辆不同型号的 T-72,还不算‘小东西’——2400 辆 BMP-2 步兵战车。双方还有联合研发项目,例如布拉莫斯反舰导弹。印度军方熟悉俄罗斯武器,会使用这些武器,并且希望未来能继续获得。”
真是感谢特朗普啊!
特朗普还有其他 “成就”。其中之一,我完全同意 Kotsnews 的观点:
2020 年边境冲突后,新德里和相关国家的外交关系降至冰点。但特朗普凭借其关税政策和街头流氓般的言辞,促使两国关系走近。这位美国总统一直在致力于加强金砖国家盟友之间的联系,亲手打造了一个美好的新世界。他可真是个和平使者啊。加油,唐尼,继续瓦解 “美国治下的和平” 吧!
普京和特朗普正联手促成这一切:自 2024 年 10 月莫迪在喀山金砖峰会上举行五年来的首次会面后,两国关系已经开始缓和。
而且已经取得了进展。相关国家对在美国的威胁和敌对行动面前处于更脆弱地位的印度表示了声援。8 月 7 日,谴责美国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其加征附加关税的行为,称其为 “滥用职权”。
特朗普还惊动了巴西。他早就想推翻巴西现政权,认为其是 “左翼政权”。据当地媒体报道,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准备与纳伦德拉・莫迪通电话,讨论金砖国家成员的共同反应,并就美国政府威胁那些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国家的行为制定 “联合解决方案”。
这恰好印证了特朗普的说法是错误的。他曾声称 “金砖国家已经消亡”,因为它们害怕美国,并威胁说如果金砖国家成员 “开始玩弄美元”,就对它们征收 100% 的关税。而他自己恰恰在推动这一切,通过对不愿服从美国独裁的国家采取明目张胆的惩罚性措施,亲手摧毁了已沦为武器的 “伟大美元”。
不久前,达席尔瓦还坚决反对将相关国家币作为金砖国家的货币,但特朗普的贸易和关税政策让美元变得有毒,直接加速了相关国家货币的国际化以及金砖国家内部更紧密的经济和金融合作。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关税冒险危及美国与印度的关系。
截图:纽约时报网站
这一点显而易见,就连《纽约时报》也发出了警告,指出特朗普对印度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正在破坏美国与印度的关系,同时加强了印度与俄罗斯和相关国家的联系。这也彻底颠覆了美国的政策 —— 美国曾因印度加入旨在对抗他国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而将其视为在亚太地区的安全伙伴。
印度为何起来反抗特朗普?
特朗普政府如何将甚至潜在的盟友都推离自己,从印度这个例子中就能清楚地看到。当前的美国政府主要想从新德里得到三样东西。第一,让印度像乌克兰对抗俄罗斯那样去对付相关国家,同时瓦解他们所加入的金砖国家。第二,迫使印度购买美国武器,而不是俄罗斯武器,从而让新德里与莫斯科保持距离。第三,彻底打开这个拥有 15 亿人口国家的市场,让美国的农产品充斥其中,用其令人厌恶、有害且近乎工厂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击垮印度农民,让他们流离失所。
特朗普毫无顾忌地试图推销这一切,借口是印度阻碍了自由贸易(而美国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呢?),并通过购买俄罗斯石油为乌克兰战争提供资金。但他却为自己心爱的美国制定了大量例外条款。印度拿到的相关清单确实令人震惊:美国人自己正与俄罗斯大做买卖,购买他们需要的一切,毫不在意这会强化所谓的 “普京战争机器”,而这个机器据说正在杀害乌克兰的老人和儿童。
欧洲人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而且规模更大。例如,根据印度外交部的数据,2024 年欧盟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达到 675 亿欧元。2023 年,双方的服务贸易额估计为 172 亿欧元,远高于同期印度与俄罗斯的全部贸易额。尽管如此,欧盟却虚伪地要求其他国家不要这样做,以制裁相威胁并进行道德说教……
政治中,浅薄无知是如何碍事的
学识浅薄的特朗普坚信,由于美国凭借其 “出色的经济” 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约为 2000 亿美元),而印度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仅排第十位,美国对印度的依赖很小,因此可以粗暴傲慢地向新德里施压。因为印度与俄罗斯的贸易额约为 680 亿美元,明显更低。如果让新德里做出选择,印度人更容易放弃哪一方呢?
商人特朗普完全没有考虑到印度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殖民情结。英国殖民者就是用这种语气跟他们说话,并掠夺他们的土地的。印度尚未摆脱这种创伤,对这类言论的语气和内容非常敏感。特朗普侮辱了所有印度人,包括那些对莫迪政府持反对态度的人。
印度主要反对党 —— 印度国民大会党(INC),尽管被认为是亲西方势力,也对此坚决谴责美国。
该党领袖拉胡尔・甘地表示:
“特朗普征收的 50% 关税是一种经济讹诈,试图迫使印度签署不公平的贸易协定。”
“对我们来说,农民的利益是首要任务。印度绝不会在农民、渔民和乳制品生产者的利益上妥协。我知道我们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印度也做好了准备。”
在一次关于粮食安全的会议上,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JP)领袖莫迪总理强调道。
纳伦德拉・莫迪。
印度外交部称美国的行为 “不公平、无根据且不合理”,并承诺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
8 月 6 日,《印度教徒报》上的一篇文章反映了全国上下这种毫不妥协的态度: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无权决定印度与哪个国家合作或贸易。印度的主权不容讨论,其他国家无论与印度的关系多么重要,都不能操纵其外交决策。”
特朗普也算是个 “大人物” 了,因为就在几年前,当美国人还没有对印度人如此粗暴时,印度人曾在美国的压力下放弃了购买价格低廉的伊朗和委内瑞拉石油。但那已是过去式:多极世界正在成为现实。美国和欧盟再也无法对其发号施令,在这方面,俄罗斯或许比其他任何国家都付出了更多努力。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那又怎样呢?
令人惊讶的是,特朗普对这一进程的看法完全错误,根本不知道大难临头:
“让他们一起拖垮自己死气沉沉的经济吧。”
国内顶尖的中国问题专家尼古拉・瓦维洛夫在其 Telegram 频道中评论道:
“特朗普想让俄罗斯与相关国家和印度反目成仇,却促成了这三个国家可能形成的联盟。这是拜登旧政策的延续 —— 美国确实存在严重的现实认知危机。”
说得没错,但我想在这个埋葬美国霸权的名单上再加上巴西。
最后一点:当某些东西不堪一击时,最好不要轻举妄动。特朗普忘记了这一点,他将与美国一起自食恶果。让我们祝他们取得更多 “成功” 吧。特朗普在对俄问题上的 “考试” 将是乌克兰,他可能无法通过。但这是他自己的问题。他向来擅长制造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