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于谦现状:烟酒不离手!住600平豪宅、养2300的鱼 4人吃八个菜

发布时间:2025-08-10 00:08  浏览量:1

相声舞台上嬉笑风生,舞台下的于谦却早已活成许多人羡慕的样子。

身价几十亿,豪宅马场随意逛,收藏、抽烟、喝酒、养鱼样样精通。

在相声舞台上,他是那个笑声的制造机,插科打诨、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可一旦走下台,于谦的日子却安静得像老北京的胡同——茶香、鸟鸣、鱼游,甚至带着点“隐士”味儿。

他今年56岁,不追热搜、不争流量,不赶潮流,也不管别人怎么看。有人觉得他活得“太潇洒”,有人说他是“得天独厚”。可在于谦眼里,这一切不过是“我想过成什么样,就过成什么样”。

很多人以为相声演员都是从小苦练基本功、拜名师、吃尽苦头才走上台的。于谦的路子有点不一样——他是玩出来的。

北京土生土长的孩子,家境优渥。父亲是地质勘探专家,母亲是炼厂高级工程师,爷爷奶奶都是知识分子。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他家冰箱里有肉,书架上有书,院子里有鸟笼。

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去补习班,他放学去遛鸟、逗蛐蛐、看杂耍。一次,他在茶馆里听到人说相声,笑得停不下来,心里暗暗想:“这活儿有意思,我也想玩。”

13岁,他瞒着家里找了个师傅,开始学相声。说是“学艺”,其实他自己承认是为了好玩。没什么功利心,更没想着靠它吃饭,只是喜欢那种台上和观众“对话”的感觉。

如果说于谦的相声生涯是一幅画,那郭德纲就是那一抹浓墨。

上世纪末,郭德纲北漂多年,穷得叮当响,住地下室,吃泡面。那会儿,于谦已经小有名气,也有了稳定收入。两人认识后,性格一拍即合,一个能说会逗,一个能接能抖。

德云社创办初期,没多少观众,票价也低得可怜。郭德纲常说:“没有于谦,就没有德云社今天。”可于谦从不抢功,说“我只是觉得跟老郭搭档好玩”。

有一年冬天,北京刮着大风,剧场里只卖出了七八张票。郭德纲问:“咱演不演?”于谦笑着说:“人家买票了,咱得演,哪怕就一人,也得演出味儿来。”结果那天,他们在七个观众面前照样唱贯口、抖包袱,演得热热闹闹。

这种职业态度,也让郭德纲心里认定——这人能共患难。

德云社生意火了以后,郭德纲提议给于谦股份,他摆手:“我又没投钱,拿什么股份?”郭德纲安排了个董事的虚职,每月一两万工资,于谦笑着收下,从不多说。

别人眼里,这是不懂商业;在他自己眼里,这是不必计较。钱够花就行,剩下的留着闹心干嘛?

而且,他对钱有个有趣的原则——朋友之间,借钱要么不借,要借就送,不求还。有人还的时候,他还会说:“干嘛还?你还了我不高兴。”

有人说,于谦舞台下的生活是“别人家中年人”的终极版本。

他在北京有一套600平的大宅子,院子就有二百多平,铺着老红砖,院里养锦鲤、种名贵绿植,还有一方茶室、一间文玩室。

门口的鱼缸里养着金龙鱼,一条两三千块。屋里随手摆的绿松石、紫砂壶、猫眼石、金饭碗,每一样都是真货。可他偏偏说:“沉香啊,便宜货,几百块的就能点着玩。”

光茶室里的紫砂壶,就能摆满一整面墙。木架上还放着老建盏、崖柏雕件、老玉器,像个小型博物馆。可这些收藏,他不是为了显摆,而是单纯喜欢,“看着顺眼,心里舒服”。

更豪横的是他的马场,占地六十亩,马只是“标配”,还有骆驼、山羊、鹦鹉,说它是动物园也不过分。

有一次,郭德纲带着徒弟们去马场玩,第一次骑马的小年轻被吓得直喊,于谦在一边笑:“别怕,马怕你比你怕它还厉害。”结果那小伙一分神,马偏偏加速跑了全场,把人吓得魂都飞了,于谦乐得直不起腰。

对于钱,于谦的态度很简单——“我不缺”。

别人拼命挣钱,他觉得“年轻人要打拼,年纪大了就要享受”。有人觉得这是玩物丧志,他却认为这是知足常乐。

他不买豪车炫耀,不在社交平台晒珠宝腕表,最多在综艺节目里,让观众透过镜头看到院子的一角。那不是刻意展示,而是“我家就是这样”。

和很多中年人不同,他对比输赢没兴趣,也没什么“危机感”。在他看来,人生最重要的是——你得玩得开心。

岁月的痕迹

但岁月也没放过他。近几年,很多网友见他出现在节目里,惊讶地说:“怎么老得这么快?”

白发明显,眼袋深,背有点驼,比他大十五岁的朱时茂看上去都更精神。其实,这跟他不忌口、烟酒不离手有很大关系。

一天两包烟,一斤白酒起步,饭局从上午喝到深夜,这些早就成了习惯。郭德纲都打趣说:“我们都怕他喝死。”可他自己一点也不担心,“爱喝就喝呗,人活一回。”

有一次,医生提醒他血压高,让他少喝,他答:“那不喝酒,我还活啥劲儿呢?”这种豪爽,既让人佩服,也让人担心。

到他家做客,四个人吃八个菜不是奢侈,而是讲究——菜不一定贵,但必须丰盛。喝茶要紫砂壶,喝酒要老酒杯,连遛鸟的笼子都得是老匠人做的。

他还会自己调酒,用十几种白酒、果酒、药材泡成独家口味。朋友喝了赞不绝口,他会笑着说:“这玩意儿我只送,不卖。”

情义与传承

他把儿子送进德云社,让郭德纲带。他对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也很疼爱,台上台下都能看出这份真心。

有一次,郭麒麟演出后跟他说:“谦叔,我今天发挥不好。”于谦拍拍他肩:“相声啊,不是每次都得把观众笑死,重要的是你得让人喜欢你。”

这种不计较、重情义的性格,也许才是他能在娱乐圈干净几十年的底气。

56岁的于谦,不追名逐利,却被观众记住;不与人争锋,却被一代人尊重。豪宅、马场、收藏只是外在,他最宝贵的资产是——活得自由。

在他看来,生活不该被琐事绑架,你不玩生活,生活就会玩你。

他年轻时因为兴趣上台,中年后凭实力站稳,后来退回生活,是为了把剩下的日子过得痛快。

对别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奢侈;对他来说,这是唯一的标准。

所以,舞台上的于谦,是观众的快乐源泉;生活里的于谦,是自己的知心朋友。也许,这就是他想要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