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建议丨江苏网友为体育健身建言 各地积极回应落实

发布时间:2025-08-08 13:02  浏览量:1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苏频道

李静晔

今年夏天,“苏超”的爆火点燃了大众对体育健身运动的热情。近日,无锡、徐州、盐城等地群众纷纷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话题涵盖社区健身器材维修、体育馆预约系统升级、闲置土地利用、健身区域积水清理等。对此,江苏各地相关部门迅速回应,积极改进措施,尽力满足群众健身需求。

“小区周边没有大型体育健身场所,想踢场球还得跑到几公里外。”家住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瑞扬家园的蒋先生说出了附近居民的困扰。他建议在社区周边合适位置建设健身运动场所,解决市民健身需求,“平时不用的场地,也可以利用起来建一些小型足球场。”

对此,无锡市梁溪区扬名街道回应称,将按照《无锡市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积极对接梁溪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计划盘活周边空闲土地和郊野绿地,构建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城乡覆盖的全民健身场地和公共体育设施,以满足居民就近运动的需求。

“每次打羽毛球都要拿着充值卡在体育馆门口排长队。”盐城东台市民吴女士说,东台市体育馆因羽毛球场地数量有限,目前仅支持线下预约,排队耗时长,影响了市民健身的积极性。

吴女士建议当地搭建预约平台,让市民通过手机即可提前选定时段,合理规划健身时间。“建议体育馆改善浴室、卫生间等配套设施,提升整体环境。”

东台市教育局回复称,已启动体育馆智慧场馆建设,待建成后,将实现线上预约功能。同时已申请专项资金对浴室和卫生间进行改造,进一步优化市民的健身体验。

除了场地建设与预约系统的优化,健身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使用环境的安全,也是网友关注的重点。

“社区健身设施多有损坏,能否帮忙维修或重新安装?”近日,徐州云龙区骆驼山街道东方美地社区居民郭先生留言称,健身器材长期损坏不仅影响居民正常使用,还存在安全隐患,“希望相关部门尽快维修。”

云龙区文体旅局接到留言后,立即安排巡检人员现场核实并进行维修。“前一天留言,第二天问题就解决了。”高效的处理速度赢得了郭先生的认可。

近期雨水较多,健身区雨后积水问题也引起网友关注。无锡市新吴区新安花苑一区北区居民丁先生留言称,小区健身区域雨后积水两天未退,老人小孩散步存在摔跤风险。为此,他建议“社区、物业等相关部门增加雨后1小时巡查机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无锡新吴区新安街道收到留言后,立即通知社区联系物业前往现场查看,及时清理了积水并对坑洼处进行填补。

近年来,江苏省坚持高点定位、统筹谋划,努力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可感可及。截至2024年底,江苏体育场地总数达36.37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46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一‌,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和农村乡镇“15分钟体育健身圈”覆盖率超过96%。

今年,江苏计划新改建1000片球类运动场地、200公里健身步道,持续优化城乡百姓的健身条件。为满足群众健身需求,8月8日,全省多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吸引更多市民走出家门、走向运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