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70年 奋进新征程 | 阿勒泰地区公路总里程已达12631公里
发布时间:2025-08-05 13:38 浏览量:1
12631公里!阿勒泰地区公路总里程再攀新高!
阿勒泰地区位于我国西北之北,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接壤,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亚与东亚的重要通道,是名副其实的“鸡鸣闻三国”之地。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准确把握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赋予阿勒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冰雪丝路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要节点等重大任务,抢抓机遇、接续奋斗,呈现出“大道如虹贯八方”的壮阔景象。
随着交通运输网的持续建设,一条条大道如巨龙般横跨山川、穿越绿野,编织起一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成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脉。
公路建设的沧桑巨变
6月30日,G681线阿勒泰至禾木喀纳斯、G331线青河至富蕴至阿勒泰、G216线红山嘴口岸至阿勒泰、G217线阿勒泰至布尔津四条重点公路正式通车,地区交通网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内畅外联、立体互通,这是地区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阿勒泰地区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砥砺奋进的壮丽史诗。
自治区成立之初,地区交通基础薄弱、出行艰难。如今,交通基础设施连片成网、运输服务高效便捷、智慧绿色引领发展,阿勒泰地区交通运输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风吹来满眼春。2019年,自治区作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之一,阿勒泰地区开创了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新局面。
按照自治区加快实现“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总体要求,聚焦地区国省干线“三横五纵”公路网主骨架布局,着力构建高速公路“大通道”、完善干线公路“主脉络”。
2014年,阿勒泰地区第一条高等级公路G3014线福海至阿勒泰高速公路项目建成通车。2025年,G680线塔克什肯至恰库尔图(G680—青河)一级公路建成通车,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一级)”目标,阿勒泰地区与全疆一道迈入高速公路时代,阿勒泰人民充分享受到了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出行便利、服务优质、沿线增收等变化与红利。
地区本级实施G331线乌拉斯台至塔克什肯口岸、G331线青河至富蕴至阿勒泰、G331线布尔津至哈巴河、G216线红山嘴口岸至阿勒泰、G217线阿勒泰至布尔津、G681线阿勒泰至禾木喀纳斯、S319线布尔津至吉木乃口岸、S226线喀拉通克至富蕴8条国省干线项目相继完工,完成改(扩)建里程1130公里。
“十四五”交通投资创历史新高,争取国家车购税资金122亿元,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同比“十三五”和“十二五”分别增长37%和68%。地区国省干线“三横五纵”“主骨架”日趋完善,交通运输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日益凸显。
阿勒泰地区公路里程由10年前的9414公里增加至如今的12631公里,地区境内G219线和G331线基本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贯通,公路网建设不断提速升级,群众出行条件日益改善,对稳住经济大盘、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70年,是阿勒泰交通人披荆斩棘、不懈奋斗的70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天堑变通途,遥远的距离不再是阻碍。铁路纵横交错,飞驰在祖国西部,拉近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公路四通八达,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每个角落,让乡村与城市紧密相连;民航展翅翱翔,让朝发夕至不再是梦想……
交通飞速发展,时空距离缩短,让人员、物资、信息等资源更加便捷流动。
G217线阿勒泰至布尔津公路是阿勒泰地区4个国家一类陆路口岸的重要连接通道。2024年,该公路建成并双幅通车。
G217线阿勒泰至布尔津公路建设项目将原有双向2车道的二级公路升级改造为双向4车道的一级公路。项目起点位于阿勒泰市银水路与团结路的交叉口处,终点位于布尔津县城南侧,全长105千米。项目建成后,从阿勒泰市区到布尔津县城的车程从原来的1小时40分钟缩短到1小时,极大方便了两地及公路沿线居民,也使出行环境更加安全。
阿勒泰市阿拉哈克镇窝依玛克村村民娜孜依古丽·托拉力别克在镇政府驻地附近开了一家商店,平日里进货需要到阿勒泰市区。G217线阿勒泰至布尔津公路的建成通车,让她进城进货往返时间缩短了不少。
娜孜依古丽·托拉力别克说:“这条公路修好以后,我们都很高兴。现在不管是进城去提货还是办事,都很快。”
像窝依玛克村村民一样,越织越密的路网激活了发展活力,城货下乡、山货进城更快捷,电商进村、快递入户,各种新业态蓬勃发展。
外联内畅打破瓶颈
7月17日清晨,天边刚出现一抹亮光,黑龙江富蕴工业园区内,铎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铎润公司)员工已将刚加工好的阿勒泰羊搬上车,货车陆续开走,目的地是4500多公里外的上海。
“以前,生鲜产品的销售范围在五六百公里内。现在,有高速路网和冷链物流,依托智能冷链物流和精深加工技术,我们可以开拓千里之外的市场。”铎润公司生产中心负责人孙权说,从工业园区上高速公路不到20分钟,48小时内,阿勒泰羊就能从阿尔泰山牧场到北上广消费者餐桌。
大道通天下,山海不为遥。70年来,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均发生了从无到有、从慢到快的巨变。随着布局合理、外联内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越来越完善,阿勒泰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外联——雪都大地上,高速公路、铁路在大山腹地、戈壁深处蜿蜒伸展,与民航互联互通。
奎北、阿富准等铁路线陆续运营,形成了贯通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准东等地区的钢铁通道。
作为一个拥有三家机场的地区,阿勒泰雪都机场、布尔津喀纳斯机场、富蕴可可托海机场航线不断加密,布尔津通用机场则以低空经济赋能未来。
“一地邻三国、四口连欧亚”的阿勒泰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口岸基础设施水平和贸易便利化程度,构建东联西出国际贸易新平台,加快发展“落地经济”“产业经济”,以更宽视野、更高标杆建设阿勒泰“丝绸之路核心区”。
内畅——城市交通便捷度稳步提升,农村公路向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农田牧区延伸,构建起近万公里的美丽农村路。
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一条条农村公路,让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为历史,“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梦想成真。农村“客货邮”更是打通了城货下乡的“最后一公里”与特产出山的“最初一公里”。
目前,地区国省干线里程3900公里,农村公路里程8731公里,基层交通运输工作实现了四个100%,即:农村公路列养率100%、乡镇通三级公路100%、建制村快递物流服务覆盖率100%、农村客运通达率100%。
从通乡达野的农村公路到低票价、公交化的“慢火车”,从推动城市公交加快覆盖到推进交通设施“无障碍改造”……新时代以来,阿勒泰地区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城乡居民行有所乘,让人民共享交通发展成果。
地区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李建国介绍说,2025年,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一级)”达到100%,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三横五纵”“主骨架”为依托,辐射各县市、农牧乡村和边境口岸的公路网框架,基本实现了从通到畅、从有到好、从点多线长到成环成网的有效迈进。
交旅融合蹚出新路
在阿尔泰山深处,一条蜿蜒的公路好似银色丝带,轻柔绕行苍翠林海与奔腾河川,将远方的故事与边关热土紧密相连。这条镶嵌在西北边疆的“生态长龙”——阿禾公路,不仅缩短了山与城的时空距离,更让沉睡的秘境向世界敞开怀抱。雪岭云杉的呼吸、牛羊转场的蹄声、游客惊叹的目光,在此交织成一首关于山川与人文的交响诗。
“阿禾公路试通车以来,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45.09%,旅游地产不断升温,车辆租赁同比增长40%;通过牧家乐、农牧产品销售带动沿线农牧民增收致富,让路通红利可感可及。”李建国说。
2021年,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为目前乌鲁木齐到阿勒泰地区间最方便、快捷的高速公路通道,实现三个半小时“高速直达”。
“以前,每年的7—9月是旅游旺季。随着阿乌高速的通车,来自乌鲁木齐、昌吉等地游客数量直线飙升,全年都不存在淡季了。”福海县海江渔家负责人张海江说,“接下来,我将扩大店面规模、丰富菜品,不断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
作为全国首条“交通+旅游”深度融合的沙漠探险旅游高速公路,除了承担交通的基础使命外,阿乌高速公路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在探索“交通+”领域里,开启具有阿乌特色的跨界融合之旅。
“依托S21阿乌高速和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稀缺资源,我们在高速沿线还打造了全国首个沙漠主题交旅融合综合体克拉美丽沙漠公园,构建生态研学、极限运动、文化沉浸‘三位一体’的业态矩阵。”新疆交投阿勒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项目事业部负责人吴昊山介绍说。
7月30日,在克拉美丽沙漠公园,游客们纷纷体验沙漠越野冲沙、星空宿营、骆驼骑行、索道滑行、沙滩排球等特色玩法,不亦乐乎。
江苏游客高珍说:“以前我以为沙漠很远,但在这里,沙漠就在我前方几百米,还能骑骆驼、玩沙子、欣赏歌舞表演,真的特别好玩!”
6月30日,“最美边境公路”G331(青富阿段)正式通车。331国道(丹东—阿勒泰)是一条边境普通国道线,起点在辽宁省丹东市,终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是千里沃野上的“北国绸带”。
当城市被热浪裹挟,北疆的阿尔泰山正以18℃—25℃的清凉,编织一场关于避暑与浪漫的梦境。G331线(青富阿段),如一条镶嵌在群山间的翡翠项链,串联起萨依恒布拉克的草原花海、可可托海的峡谷奇观、可可苏里的湿地秘境,将北疆的夏日精华浓缩成一段自驾旅程。
“感觉在这里治愈了我的精神内耗!骑马穿越花海时,草香与奶香交织成独特的北疆气息,牧民的白色毡房如星辰散落,远处雪山静默守护,成群的牛羊在河谷间悠然踱步。这里是只有风声、马蹄声与牧歌交织的田园诗篇,让久居都市的灵魂瞬间回归宁静。”7月31日,来自上海的游客徐闽华说。
阿勒泰地区地处新疆北部,地缘特征十分突出,作为自治区“外通内联”“对外开放”“稳固边防”的前沿,阿勒泰地区结合独特的地缘优势和旅游资源,推动G331线青河至富蕴至阿勒泰、G217线阿勒泰至布尔津等一批重点公路建成通车,把“交通支撑旅游、旅游反哺交通”变为现实,为全疆涉旅公路建设模式蹚出了新路,创造了交通强国交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的全新典型经验。
萦绕额河碧水、绵延巍峨阿山的阿勒泰交通旅游山水画卷,已化作地区经济的脉络,成为了通景线、风情线、民生线、旅游线、振兴线,彰显出生态美、城乡美、生活美、人文美。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从“大动脉”延伸至“毛细血管”,道路交通翻天覆地的发展让阿勒泰地区与外界的空间距离大幅缩短。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一条条宽广畅通的道路,连接民心民意、关乎民生福祉。一张张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更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必将引领阿勒泰各族群众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站在新的起点,阿勒泰地区将瞄准区域优势,依托日益完善的交通网,脚踏实地、勠力前行,焕发出勃勃生机。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常轶茹
实习记者:王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