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富豪接连跳楼,民营企业家生存现状?映射出什么经济问题?

发布时间:2025-08-01 06:37  浏览量:1

不赚钱就跳楼?这难道就是2025年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现状?短短的4个月,5位富豪企业家接连跳楼,背后到底映射出什么样的经济问题?

近期,居然之家创始人,超百亿身家的湖北前首富汪林朋跳楼,大家伙都坐不住了,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了。

要知道,4月,纺织行业大佬毕光钧跳楼了,6月,国产电梯领军人刘文超也跳了,还有一位百亿上市公司董事沈康明也没了,7月,家居整装行业大佬,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也跳楼了!

亿万富豪,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开豪车,住豪宅,就算企业业绩不行,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走上不归路的呢?

那就只有一句话总结,他们活着比死了还难受!那么,他们的痛苦来自于哪里呢?

我们来看一个类似点,就是这些企业都是家居业,且是民营企业,地产下游企业。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差不多就能略知一二了,而且都是在留置后出事的,留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欠债还不上钱了,被相关部门监管了。

那么,地产圈暴雷,家居业雪崩,创始人、行业大佬连传噩耗,根源何在?

你去问网上的博主,无一例外告诉你的都是,这是营商环境的锅?

大错特错!运动式的营商环境治理,年年搞,月月搞,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环境有改善吗?

要我说,还是建立长效的制度机制,保障民营企业在经济周期下行时期的稳定,要不今天跳了汪林朋,明天还有张林朋,李林朋。大家说,对不对?

要搞明白怎样去建立长效制度机制?

我们就以家居行业为例,一口气给各位看官讲的明明白白。

首先我们要明白,房地产和家居业从来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房地产市场寒冬,先冻死的肯定是家居行业。

红星美凯龙,去年亏了30亿,今年一季度又亏5亿多。富森美净利润跌了14%,靓家居直接破产清算。

最典型的就是,居然之家的汪总,这位身家125亿的大佬,一了百了的背后,留下的是93亿债务黑洞。

93亿什么概念?一天产生的利息都够买一辆迈巴赫了,还是最新款的那种。

而居然之家手头现金只有47亿,缺口高达46亿?这个钱,可是足足46个小目标。

对钱都补了其他亏空,还可能给孩子在海外留着老婆本的汪总来说,这大逆风局,就算是大罗神仙来了救不了啊。

更何况,有些大罗神仙巴不得这些肥羊多流血呢?看破不说破了。

要理解汪林朋们的悲剧,就得先看看他们这些人是怎么发家的,就拿汪总举例吧。

汪总这20年从国企会计到湖北首富的发家史,本身就充满争议,靠的是一套精妙的资本运作。

他最关键的一步棋,就是借壳上市。2019年,汪林朋操作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交易,让一家市值只有15亿的小公司,花356亿天价收购他的居然新零售。 这种反向收购听起来很绕,简单说就是小鱼吃大鱼。

打个比方,你有一家小卖部,值10万,我有个大超市,值1000万。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我收购你,但我偏要让你收购我。你说没钱?

没关系,我教你一招:你先找银行贷款1000万,然后用这笔钱买我的超市,最后我再把超市90%的股份转给你抵债。

一下子,原来的国有股东持股从43%暴跌到1.7%,汪总个人持股飙升到61.94%。

这哪里是什么并购,分明就是钻法律空子的国有资产转移游戏。

你可能会说,当时有关部门就没发现吗?

还不是赶上政策风口吹的!当时搞“创新企业”上市有绿色通道,监管对"蛇吞象"这种玩法管得松。

当然这也是经济野蛮生长时期的历史遗产,摸着石头过河嘛,制度不健全,很多“违规”,我们后来把这称之为企业家的原罪。

最近几年,地产作为经济发动机的作用消失,明眼人都能看到,未来下游产业链会越来越难熬。

所以接下来就是疯狂套现,阿里巴巴2018年豪掷54亿入股居然之家,如今已经浮亏40%,但老汪却在2023年精准减持,7月份套现4亿,11月份又将部分股权出售给金宇集团,再捞22亿,半年时间累计套现26.7亿元。

与此同时,2019到2023年间,公司累计分红35亿,汪总个人分走20亿。公司赚的钱全用来分红,发展资金全靠举债,债务率一路飙升到59%。

当然,这都是地产下行以后,很多相关行业老板的普遍做法,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出事,不硬撑马上倒闭,硬撑的话负债一屁股。

这种资本游戏的背后,是整个行业生态的恶化。现在房地产公司自己都泥菩萨过江,哪还有钱给下游企业?原本几个月能结清的工程款,现在拖一年半载都正常。

而且,整个市场环境的恶化让竞争变得更加残酷。今年上半年,全国建材家居销售额下降了20%。

靓家居就是在这种恶性竞争中倒下的,先用低价吸引客户,后期再想办法加项目赚钱,结果市场一冻结,资金链瞬间断裂。

咋办呢?只有舍得一身剐,永保子孙福了。

所以,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大老板就算再“苦”,也比普通人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地产家居暴雷,对咱们这些无权无势更无钱的小老百姓的影响,才是最致命的。

据统计,去年平均每两天都有家装公司破产,全年破产180家,创历史纪录。

清华学霸办的住范儿爆雷了,200多个装修工地停工;东易日盛资金链断了,坑了上千户装修家庭;重庆俏业家装饰资金链断裂,影响600户业主,欠款几千万。

你想想,好不容易攒钱买房装修,结果装修公司跑路了,这得多绝望?

而且这还带来了连锁反应,民企发展环境一下子,跌入冰窟窿了。可以说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啊。

大家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民营企业多重要。哪有那么多天龙人,出门都是开大奔的?你能在身边找出全都在国央企上班的家庭,算我输。

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基本都在民企,比如你初中发小现在是不是当保安呢,物业公司也是民企啊。

民企贡献了全国60%的GDP,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

居然之家全国300多家店,每家店背后几百个商户,每个商户背后几十个家庭。一家企业倒闭,可能影响十几万个家庭的生活。

一个家具厂工人失业了,房贷还不上,孩子学费交不起。一个建材经销商上游跑路了,可能倾家荡产。这不是抽象的数字,是活生生的现实。

我知道你肯定会问: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办?你说的长效制度机制是什么?

具体来说,我觉得有这么几点。

首先要把“政策支持”写进法条里,而不是挂在嘴上。上面三令五申的强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到了下面就开始乱来。真正好的营商环境,是地方守规矩,企业才有安全感。

然后,要建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平视关系”。 民营企业不是“求你办事”的客人,而是推动经济的合伙人,尊重市场主体,才谈得上公平竞争。

创业不是犯罪,失败不是原罪。民营企业家敢闯敢拼,难免会失败,出了问题不能一棒子打死,这样,企业才敢创新,敢投资,也不会一出事就血本无归、满盘皆输。

只有当那些拼搏的企业家感受到身后有制度保障时,他们才不会成为转型期的代价。你们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