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丨暴雨过后!洪水退去!天津蓟州现在怎么样了?
发布时间:2025-07-31 02:15 浏览量:1
近日,天津蓟州区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和汹涌洪峰,蓟州区上下闻“汛”而动,雨夜紧急转移安置群众,科学调度、有效削峰,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如今,洪水退去,阳光重返下营镇的山川与街巷,转移安置的村民陆续返家。连日来,下营镇经历强降雨袭击农田、道路、房屋遭到破坏,暴雨停歇,汛情暂缓但灾后重建刻不容缓,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蓟州区下营镇上下拧成一股绳,争分夺秒打响恢复重建“攻坚战”,熟悉的烟火气正在回来。目前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橙色预警生效中
请市民朋友非必要不前往风险区域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天津市气象局2025年7月29日20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2025年7月29日20时至7月30日20时,受前期强降雨影响,北部山区下营、罗庄子一带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高(橙色预警);北部山区其余地区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气象风险较高(黄色预警),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防范,请广大市民注意出行安全。
京津冀消协组织联合发布
汛期消费安全提示
针对近期京津冀地区持续强降雨天气,为保障消费者健康安全,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天津市消费者协会、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今日联合发布“汛期消费安全提示”,围绕食品安全、旅游避险、车辆遇险、卫生防疫消费维权等领域,为消费者提供科学应对指南。
严守食品安全底线,杜绝污染风险
针对汛期食品污染高风险,三地消协组织提醒消费者,不购买、不食用被洪水浸泡的预包装食品、散装粮油及果蔬肉类,禁止捡拾洪水冲刷的动物尸体或野菜、野果等野生植物。若冰箱因进水或停电导致食物污染,需整箱丢弃。
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雨水或地表水,餐具需彻底消毒;食物须烧熟煮透,生熟分开存放,减少冷荤类食品摄入。
高温高湿环境下避免囤积,短期存放需防潮、防鼠,变质食品及时处理。
旅游避险:规避风险,理性出行
密切关注目的地气象预警,避免前往未开发区域、泄洪区、地质灾害易发区。
雷雨天气避免前往山岳型、涉水型景区,不在不明水域游泳,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广告牌,大树,远离电力设施,如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等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地点。参与漂流、高空项目前,确认资质及安全设备,量力而行。
车辆遇险:涉水自救与保险理赔
遇到立交桥下或低洼地带积水路面,切勿贸然通过,以防车辆被淹。若车辆积水中熄火,切勿二次启动,立即拉起手刹固定车辆,离开车辆向高处转移,不可滞留车内,同时,拨打报警救援电话;遇水淹逃生时优先破窗,敲击侧窗四角,或通过后备厢应急拉环撤离。
车辆损失险覆盖暴雨灾害损失,及时拍照记录水位及车辆状态,联系保险公司定损。车牌被冲走需向交警报案补办。
卫生防护与防疫:阻断传染病传播链
接触洪水后用肥皂彻底洗手,接触洪水的餐具、厨具需沸水蒸煮15分钟以上消毒。优先饮用烧开后的市政供水或瓶装水,避免直接饮用河水、井水、山溪水等未经处理的生水。
发现家中自来水出现浑浊、异味、异色等异常,立即停止饮用,并向相关部门反映。如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洪水接触史。
京津冀消协组织表示,目前,京津冀市场供应稳定,无需恐慌性囤积粮油、蔬菜等,减少浪费。发现商家借灾哄抬物价、虚假促销时,保留凭证并向12315举报。如遇消费问题,请拨打北京市010-96315,天津市022-24450315,河北省0311-86053315热线咨询投诉。
清淤消毒 家园先“净”起来
“屋里的泥得清出去,墙角的霉斑要处理,不然住着不踏实!”连日来,消防员、镇村干部带头走进受灾街道和群众家中,和大家一起搬挪浸泡的家具、清扫淤积的泥浆,连墙角、地面的缝隙都仔细冲刷干净。
村医背着喷雾器,挨家挨户“巡逻”,看到院里有积水就提醒赶紧清扫,发现墙角有霉点就指导用消毒水擦拭。现在走村串户,就能听见“哗啦”的搓衣声、“叮叮当当”的修家具声,各种声音络绎不绝。
转移安置村民返家
下营镇初级中学安置点安置着300名村民,主要以此次受灾最严重的下营村村民为主。7月29日下午,在安置点看到,饮用水、方便面、火腿肠、麻酱鸡蛋等食品储备非常充足,村民状态也基本稳定,大家都耐心等待着可以回家的通知。昨日,雨势减弱后,蓟州区第一时间安排城管委、住建委、卫生健康委等,做好受灾村燃气安全、房屋安全、环境消杀等防范检查工作,为转移群众回村创造安全稳定的外部条件。昨晚,经专业检查、科学研判、评估安全后,蓟州区集中安置点的群众已全部返回家中。31个村全部复电
蓟州区电力、通信设施也遭受不同程度损坏。灾情发生后,蓟州区立即组织专业抢修力量,运用无人机巡检、卫星电话等科技手段,全力开展应急抢修工作。今天(7月30日)上午,从国网天津蓟州公司了解到,截至29日24点,国网天津蓟州公司通过应急抢修或接入应急电源等方式,完成本次受灾影响停电的31个村全部复电工作。
13条公交线路恢复通行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蓟州区交通基础设施遭受严重冲击。
克黄线、通武线等国省干线多处路基被汹涌的洪水撕裂,马营公路标志性的青年桥在洪峰过境时被浊流完全吞噬,长城路约150米路段完全被淹,桃园地道因积水持续上涨于28日23时47分实施紧急封闭……
面对险情,蓟州区连夜调集抢修力量在北部山区前置,同时协调鑫路桥公司板车、挖掘机、装载机作为预备力量。克黄线、通武线、马营公路等线路正在全力抢通中,力争早日恢复正常通行。
截至目前,白蛇谷路段已完成硬隔离搭建和水码摆放,现正在进行清理落石,为铺建绕行路线作准备。通武线三处险情已完成安全锥和水码摆放。长城桥和青年桥已完成桥两端道路填垫,长城桥已具备通行条件,青年桥可满足除机动车外出行需求。长城路K0十640处正在抓紧进行填垫。
7月28日以来,蓟州区交通局每天出动抢险救灾人员120人,投入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机械设备30台套,共搭建硬隔离600米,摆放安全锥及水码750米,修建临时通行道路200米,填垫石料1200方,清理落石1400方。
同时对接市交委等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对受灾的道路、桥梁进行灾后风险评估,为后续维修做好技术准备,尽快恢复重建。
从市公交集团第四公司了解到:蓟州目前因积水行车安全,除蓟2、3、4、5、40、41线路暂时停运外,蓟州区其他线路已经恢复运行。此外,蓟州至北京客运班线7月30日恢复运营。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临时停运的蓟州公交运营线路7月30日起恢复通车,具体线路如下:
游291路(蓟州站 - 梨木台)
游293路(蓟州站 - 青山)
游48路(蓟州站 - 东水厂)
游49路(蓟州站 - 东果园)
蓟24路(蓟州站 - 泥河)
蓟22路(蓟州站 - 三道岭)
蓟30路(蓟州站 - 沟河北)
蓟42路(蓟州站 - 小龙扒)
蓟10路(蓟州站 - 和平村)
蓟25路(蓟州站 - 骆驼庵)
蓟15路(赵翰林 - 庄果峪)
199路(梨木台 - 天津通莎站)
蓟州 - 北京
卫健部门防疫消杀
受强降雨天气影响,蓟州北部山区多个村庄进水,群众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蓟州区卫生健康委积极组织开展预防性消毒技术指导工作,对发热、呼吸道及肠道等症状监测,为人民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7月29日天津市疾控局应急处置处处长张坤海、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颖,带领中心突发办、传控所、营安所、消杀所、环健所等专业人员紧急赶赴蓟州区下营镇初级中学安置点,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实地踏勘和专业指导。
各专业人员从传染病防控、食品储存和加工、病媒生物传播疾病风险、饮用水管理以及灾后返家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实用性防控建议和意见,指出重点关注安置点内群众的健康状况,防止肠道传染病传播,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规范操作与各项消毒措施,降低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确保安置点群众身体健康。在村民返家前建议利用群众通俗易懂的语言及宣传方式开展健康宣教工作,提升村民灾后防疫意识,返家前做好环境清理消毒工作,严格把关饮用水与食品安全,营造返家后安全居住环境。
蓟州区卫生健康委会同市疾控局和疾控中心专家赴下营镇安置点现场指导并监督安置点开展传染病症状监测、预防性消毒等工作,全力防范诺如、痢疾、登革热等传染病在安置点暴发流行。
目前,各项防控措施正在安置点内有序推进,疾控系统将持续对接健康监测、疾病防控等情况,动态开展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精神全力筑牢洪涝灾后的健康“防护堤”。
编辑/制作:王梓
审校:朱欣凯
审核:刘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