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清福陵: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眠地

发布时间:2025-07-28 19:49  浏览量:1

在沈阳,有一个宝贵的世界遗产:盛京三陵之一的清福陵。

清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陵墓,因为位于沈阳的东郊,所以又叫东陵。

除了努尔哈赤,他的后妃叶赫那拉氏、博尔济吉特氏都葬在这里。

为什么叫“福陵”呢?意思是大清江山福运长久。

福陵后倚天柱山,前临浑河,万松耸翠,大殿凌云,占地19.48万平方米。

神道两侧成对排列着石狮、石马、石驼、石虎等石雕。

将骆驼作为石像生的,好像并不多见。

陵墓利用地形修筑的“一百零八蹬”,也就是108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福陵的重要标志。民间也常用“108”这个数字附会皇陵的风水。

碑楼

碑楼是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里面有康熙帝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的“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

登上一百零八级台阶,有一座形似城堡的“方城”,这是陵园的主体。方城里面的建筑,屋顶都铺有黄琉璃瓦,廊柱是朱红地仗,梁枋间都是“和玺”壁画。

隆恩门

隆恩门建于清朝初年,

隆恩门

是进出方城的必经通道,

三层门楼也叫五凤楼,是福陵的标志性建筑。

方城

穿过隆恩门,正前方叫隆恩殿。

隆恩殿是祭祀用的享殿,

用专业术语来讲是单檐歇山式建筑,

殿里供奉的是努尔哈赤的牌位。

看看隆恩殿的排水系统,还是十分典雅大方的。

隆恩殿的东西两边,各有一座配殿。

明楼

隆恩殿的后边有洞门,洞门的上面建有重檐歇山式建筑,叫明楼,中间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的石碑。明楼是康熙年间建的,福陵的最高建筑,可惜1962年被一场大火烧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后来重建的。

方城后面便是圆形的宝城。

因为方城和宝城之间呈现出一个月牙状,所以也叫月牙城。

宝城正中有一个突起的宝顶,下面便是努尔哈赤和叶赫那拉氏长眠的地宫。

到清福陵参观的游客不多,甚至有的时间段只有我独自在里面,多年以后回想起来,都是一种不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