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少年命丧910元 键盘侠们别急着说“玻璃心”

发布时间:2025-07-26 08:36  浏览量:1

大家好,我是裤衩,今天想跟你们聊聊鹤壁那个为910块钱车费喝农药的19岁孩子。这事儿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特别是看完陈思诚那部《恶意》之后,更觉得脊背发凉。

3月的上海,一个第一次出远门的农村孩子,攥着手机在虹桥高铁站跟黑车司机讲价。100块到浦东,手一抖付了1010块——这哪是手滑啊,是命运给他下了死套。他低声下气跟司机索要无果。你们想想,一个兜里可能就千把块、指望投靠堂弟打工的孩子,丢了小一千是什么滋味?那不是钱,是他刚伸出头想看看世界的勇气啊。

可悲的是,人没了之后,网上飘着多少风凉话?"心理太脆弱""910块至于吗"——这话听着耳熟不?跟《恶意》里那些敲着键盘说"抑郁症就是矫情"的凶手有什么区别?电影里那些看客的唾沫星子能杀人,现实里这些轻飘飘的嘲讽,何尝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雪崩的时候,真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罪。拒还车费的司机觉得"钱到我口袋就是我的",网暴者觉得"说两句又不会死",可这些恶意像滚雪球一样,硬是把人逼到墙角。这孩子临走前翻遍微信凑不到十块钱买解药,他哥现在打官司只想要个道歉——这要求卑微得让人心酸,可那个司机至今连面都不露。

但你说这事儿光赖司机吗?咱们自己手上就干净?朋友圈转过"外卖员迟到活该差评"的,地铁上翻过白眼嫌农民工味儿大的,甚至对自杀新闻嗤笑"懦夫"的..……这些看似无关的恶意,哪天会不会也汇成压垮谁的巨石?陈思诚把人心那点阴暗面扒得血淋淋的,不就是想让我们照照镜子?

管好舌头和手指吧朋友们。少说一句刻薄话,少发一条带节奏的评论,碰到陷入困境的人,哪怕给瓶水递张纸呢?910块钱买不回人命,但当初司机要是退钱时多说句"下次注意",围观群众少几句"玻璃心",或许就能拉住那个站在悬崖边的少年。

雪崩止于每一片雪花的克制。这世道够冷了,咱别当那个往下踹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