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两国经济损失:乌克兰7749亿美元!俄罗斯让人意外

发布时间:2025-07-24 12:37  浏览量:1

乌克兰粮仓变雷区,俄罗斯石油贱卖亚洲,这场仗把两国的脊梁骨都打折了。

表面看是领土争端,里子全是老百姓在买单。

谁赢?

没有赢家。

乌克兰人现在出门得带两样东西:身份证和急救包。

路上随时可能踩到地雷,哈尔科夫的水电站炸成废墟后,当地人已经学会去河里打浑浊的河水喝了。

最惨的是农民,春耕种下去的是麦子,秋收炸出来的是弹片。

敖德萨港口被封三年,200万吨粮食在仓库里长了绿毛,国际粮商宁愿绕道土耳其也不愿冒险来运货。

年轻人跑得动的基本走光了,留在基辅的餐馆里,服务员平均年龄56岁,端盘子的手抖得比防空警报还厉害。

俄罗斯超市的货架像被洗劫过,奶粉涨到8000卢布一罐。

前线回来的士兵发现,老家工厂的机床都生锈了,原本做汽车零件的流水线,现在改产劣质防弹背心。

西伯利亚的输油管道修了两年没完工,被迫低价卖给印度的石油,价格比成本价还低15%。

更绝的是医疗系统,莫斯科三甲医院的CT机坏了八个月,等不来德国配件,医生拿着苏联时期的老X光片教学生。

全球跟着遭殃。

埃及的面包价格三年涨了四倍,政府不得不开放吃骆驼肉。

德国退休老人为省燃气费,发明了“被窝保暖法”——全家挤一张床取暖。

连泰国种榴莲的果农都骂街,俄罗斯人买不起进口化肥,东南亚农作物跟着减产。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说,全球营养不良人口新增4700万,大部分集中在靠黑海运粮的中东国家。

战争后遗症比炸弹更可怕。

第聂伯河两岸的化工厂泄漏,下游出现连体鱼。

顿巴斯战壕里挖出来的炮弹,有三分之一是哑弹,排雷工人日均工资比程序员高两倍。

最讽刺的是军火商,英国某弹药厂股价三年暴涨300%,董事会给员工发奖金直接发现金——怕银行转账留下记录。

有人算过账,乌克兰要恢复到2019年水平至少需要18年,俄罗斯想重建能源体系得花两代人的时间。

可战场上还在较劲,最新战报说双方又投入了三十万发炮弹。

那些在基辅地下室出生的孩子,三岁了还没见过真正的太阳。

西伯利亚的输油工人在零下40度抢修管道时,会不会想起这场仗开始的那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