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小白到3天过稿3篇,这一个月我做对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24 17:27  浏览量:1

大家好,我是汤小小写作班的微笑,是一名桥梁设计师,近几年建筑行业低迷,有了闲暇时间的我,决定重拾儿时的写作梦。

可看着之前文章下可怜的两位数的阅读量,我觉得投稿成功是我遥不可及的梦想。

经过学习,前几天,苏沫老师鼓励我投稿《骆驼祥子》和《活着》的书评,经历煎熬的等待期后,得到了拒稿的回复,我充满了挫败。

但苏沫老师没有放弃,她主动接过《骆驼祥子》帮我投稿,还让我把《活着》换个平台继续投递。

令人惊喜的是,几天后我收到了两篇书评过稿的消息,连之前的约稿也被采用,我高兴的手舞足蹈。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写作白如何完成了3天过稿3篇的逆袭?只要用正确的方法,新手也能写出好文章。

去年10月份我开始写头条,我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看到什么题材火就写什么。

故事、影评、剧评、国学分析...我都尝试过,但阅读量始终徘徊在可怜的两位数。渐渐地我意识到,我应该找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

今年5月份,我报了汤小小高效写作基础班,开始系统的学习写作,在老师的指点下找到了自己的写作方向。

我首先尝试的是观点文,我充满热情的写了8篇稿子后,发现每天追着热点跑,让我疲惫不堪,这次的尝试也让我发现了,我并不喜欢追热点写热点,于是果断放弃,找新出路。

我开始尝试剧评,我一直喜欢看剧,想着若能一边看剧,一边挣钱,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但当我边看剧边分析,有时为了琢磨一个情节,反复观看,看剧的乐趣荡然无存,那段时间,我甚至不想再追剧。

于是再次放弃。,继续找新赛道,果然多尝试,真的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直到开始写书评,我才真正找到感觉。

虽然老师说写书评难,但是反复琢磨经典书籍中人物和作者的创作思路,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那种通过深入思考对书中文字的开悟,让我欣喜若狂。

但是我听课后,还是写不好,尤其选题总找不到好的方向。

在迷茫时,南风老师的话点醒了我:“不会选题,先模仿着写”。

那一个月我模仿了9篇书评,质量虽然差次不齐,但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我找到写书评的意义,通过琢磨书中的故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

于是,我报了7月份的点评班,只有得的专业老师的指导,才能精确的写出心中所想,并让更多的人看到。

选对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就像建桥要选对地基一样,写作也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

02跟对正确的人

7月1日,我加入了苏沫老师的点评提高班。

爱因斯坦说:"唯一源知识是经验。"

而跟随一位上过洞见、十点读书等大号的专业老师学习,正是我需要的实战经验。

苏沫老师的教学风格干净利落,全程干货。

她独创的“极简书评写作法”让我茅塞顿开,从开头引用、正文框架搭建到结尾升华,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她还带我们拆解大号文章,用实例手把手教学。

特别是她强调的"80%的写作都是重复训练"这个观点,让我明白需要多写,多修改。

海明威说:"任何初稿都是狗屎。"这句话在我写的第一篇《骆驼祥子》书评时得到了验证。

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写了3个多小时的初稿。本觉得不错,但看到老师600多字的点评文字时,我大吃一惊。

这才发现,文章开头引用零散,素材啰嗦,偏离主题,评论部分说教比较多,在专业编辑眼里问题真不少。

修改比创作更煎熬,每一处调整都让我绞尽脑汁。

但想到这是难得的提升机会,我咬牙坚持了下来。遇到无从下手的部分,主动向老师请教,反复推敲,前后修改了四次才最终定稿。

老师叮嘱我避免重复犯错,我认真记下,却仍会出现素材跑偏或评论走题,总要老师一次次把我拉回正轨。

到写《活着》书评时,仅修改一次就获得老师认可:“文笔很好,可以投稿了。”

老师的话让我既惊喜又忐忑。

她推荐我把这两篇文章投稿,并且还给我推荐了平台。

我有点不敢相信,才十多天就可以投稿了?虽然对自己没信心,但是我相信老师,她说行,就一定行。

果然选对老师就是成功的一半,跟着专业指导走,成功的路上会少走很多弯路。

我把两篇文章投给不同平台后,一边忐忑等待,一边继续写作。

一周过去杳无音信,在苏沫老师鼓励下,我鼓起勇气询问编辑。得到平台同类稿件已饱和的回复。

虽失落,但我告诉自己:“不是我写得不好,而是选题撞车了。”

老师建议我换平台再投,还主动帮我投递《骆驼祥子》。

此时我有些挫败,但想起老师说她写作初期也多次被拒,才知被拒是写作人常态。

我不会放弃,一有空就和老师讨论下一篇书评大纲。

惊喜在坚持中降临。

7月17日晚,曾拒稿的编辑突然约我写《红玫瑰白玫瑰》书评。第一次接到约稿,我激动不已,这是对我能力的认可。

第二天我立刻投入创作,从下午三点写到深夜十一点(特意请了半天假)。虽然写得脖子僵硬,但完成时的成就感让我忘记疲惫。

我第一时间把稿子发给苏老师指导,开心地告诉她这是约稿作品。

更大的惊喜接踵而至。

7月19日上午,苏沫老师通知我《骆驼祥子》过稿了。快乐像潮水般涌上心头,我差点欢呼出声。

但我没有被喜悦冲昏。收到老师对《红玫瑰白玫瑰》的修改意见后,当天下午我立即修改。

就在我专注改稿时,下午又收到《活着》的过稿通知,我激动的大叫出来,快乐的无以复加。

7月21日下午,《红玫瑰白玫瑰》也确认过稿。

这一刻,我想起荷花定律:成功需要厚积薄发,就像荷花需要29天的默默生长,才能在最后一天绚烂绽放。

选对方向只是开始,持续耕耘才是关键。写作路上没有白费的努力。

每一篇稿子都是通往成功的台阶。正如村上春树所说:"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点评提高班即将结束,但我的写作之路不会停歇。没想到短短20多天,我竟能3天过稿3篇。

这20多天的写作历程让我深刻领悟到三个关键:

第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就像建桥要选对地基,写作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

第二、名师指点胜过盲目摸索。好的老师能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成长。第三、坚持是成功的底色。没有那二十多个日夜的反复修改,就不会有最后的双喜临门。

我想起作家冰心的话:"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写作之路没有捷径,但有方法。选对方向、跟对人、坚持到底就会有属于你的胜利。

作者介绍:

微笑 ,喜欢读书、写文的理工女,想用文字打开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