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达不到欧美发达国家的肉类消耗水平?
发布时间:2025-07-23 19:12 浏览量:1
为什么东亚国家的肉类消耗水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如果所有中国人都按照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去消耗肉类,是否会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粮食危机?
如果按同样的统计标准,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的肉类消耗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
按生产法的话:
中国生产了
2024年,中国猪肉产量5706万吨。这个数量没有测算猪杂的情况。因为 2024 年,中国出栏猪达到了 7 亿头,平均出栏重量为 120 公斤。市场平均的猪肉的平均损耗约为 11 公斤/头(毛发及淋巴肉,肚内残留食物)。 5706 万吨这个数据,并没有包含猪骨头,猪杂。这些虽然不可食用,但我们一样是用来在市场销售了。甚至价格还会超过猪肉。
这样来计算,中国的实际猪,可销售产量为:7 亿 x109公斤。也就是约为 7600 万吨。 即使扣除头骨这些不可食用部分较大,实际猪肉,加猪杂,估计也超过了 7000 万吨。
此外,中国的水产品产量也是世界第一。
2025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年水产品总产量7366万吨。这仅是我们常见的两项。肉和鱼。两项如果平摊:每人都有 50 公斤。
此外,还有
2024年,全国家禽出栏173.4亿只。禽蛋产量3588万吨平均每人 12 只家禽,25 公斤鸡蛋。
大家说我们牛肉消费少,而真实情况是:
2024年,全国肉牛出栏5099万头这样,平均也是 28 个人一头牛。官方数据只有7.6 公斤。你相信一头牛, 平均只有 200 公斤吗?(目前市场出票标准是:土黄牛出栏是250公斤,肉牛是 600-750公斤)。虽然有骨头与不可食用部分,但如果养殖户是这个出肉量,得亏死。
因此,我们计算下,如果从产量加进口下平摊给中国人:
猪肉(包含猪杂) 50 公斤,去年进口量小,人均只有 1.6 公斤 。
水产品:50 公斤 。进口出口抵消后,只进口了约40 万吨,人均只有半斤多点。可忽略不计。
家禽:12 只家禽(鸡鸭鹅),官方数据是19.2 公斤。从这数据你就可以推算出,官方眼中,我们养的鸡在计算重量应该是纯肉重量,你吃的鸡爪,从统计学上,应该不含鸡肉。进口量人均 1 公斤都没有。按官方数据,加上进口,约为 20 公斤吧。
各类蛋:25 公斤禽蛋。
牛肉(包含牛杂):自产应该在 12 公斤。进口也有 2 公斤 。合计 14 公斤。
羊肉:自己生产518 万吨,进口了 150 万吨。 平均每人 约 5 公斤 往上。我们自产的总是不计算羊杂类。就算了。
所以中国人,从产量与消费角度,人均消耗水平是:
猪肉:51.6 公斤。
水产品:50 公斤。
家禽:20 公斤。
牛肉:14 公斤。
羊肉:5 公斤。
蛋:25 公斤
其他:忽略不计
总消费水平是算上鱼和鸡蛋是140.6 公斤。
而美国肉类消费是 128 公斤,加上不到 10 公斤的水产品。合计只有 138 公斤。
中国的140.6 是大于美国 138 的。
这个数据还没有计算中国人吃的吃兔子肉(四川年吃亿只),蛇肉,狗肉,骆驼肉,马肉(一年进都有 10 万吨消费)……等各地奇怪属于肉但不好归于统计的民间美食,我想虽然量少,但折个 人均2-3 公斤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美国人均鸡蛋消费量是 280 个。中国人均消费蛋是 25 公斤,折算为鸡蛋最保守是 14 个鸡蛋,也就是 350 个蛋。
要知道,美国是一个西餐为主的国家,西式糕点应该比我们更广泛使用鸡蛋。
而单就鸡蛋这一条,吃西餐的美国人,人均都比不上我们了。
因此,上面的数据来看,我们是不需要达不到美国的肉类消耗水平的。
别扯到我跑题了,将水产品归类到肉类了。
对居民的实际感受是:
把一些肉变为烤鱼,烤虾,小龙虾,小鱼干,不是更香,也更健康(水产品是典型的高蛋白低卡食物,比很多肉类健康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