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心衰患者注意:宁可去打会牌,也不要随意做这3件事
发布时间:2025-05-20 16:14 浏览量:3
夏日炎炎,当骄阳似火烤得柏油路面冒烟时,对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多出一身汗,多喝几杯水的事,但对心衰患者而言,这却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老话说得好"秋冬养阳,春夏养阴",夏季是心脏病患者的"多事之秋"。就像一台老旧的发动机,在高温下更容易"罢工"。
心力衰竭,这个听起来让人心生畏惧的名词,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心脏这台"永动机"动力不足了。它就像是我们家中那台老旧的水泵,虽然还在运转,却已经无法将水有力地输送到每个角落。
心衰患者的心脏肌肉变得虚弱,无法有效地泵血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
夏季高温对心衰患者的影响绝非小事。当气温升高,人体为了散热,皮肤血管扩张,血液会更多地流向体表,这意味着原本就"力不从心"的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工作才能维持正常循环。就像一个负重登山的人突然被要求加速一样,这种额外负担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正是在这样的季节,心衰患者更需要谨慎行事。有些看似平常的活动,对心衰患者却可能是隐形的"定时炸弹"。
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心衰患者在炎热天气中宁可去打会牌也不要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要避免的事:剧烈运动
"不运动就会生锈,过度运动就会折断"。对心衰患者来说,这句话再贴切不过。在夏季高温下,剧烈运动会导致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就像一台已经超负荷运转的机器,再加速只会加快它的损耗速度。
许多人认为"既然生病了,那就要加强锻炼才能好起来",这种想法对心衰患者而言简直是南辕北辙。高温环境下的剧烈运动可能引发急性心力衰竭,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那么,心衰患者是不是就只能"躺平"了呢?当然不是。适度的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打牌等不会明显增加心脏负担的活动,反而有助于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周围循环。
关键在于"度",就像煮饭一样,火候太大会糊锅,火候太小饭又煮不熟,只有掌握好适当的"火候",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第二件要避免的事:大量饮水和暴饮暴食
"解渴要喝水,但水喝多了会把人淹死"。夏季炎热,不少人会感到口渴难耐,大量饮水成了常态。然而,对心衰患者来说,过量饮水就如同往已经满溢的水库中再注入大量水流,只会加重心脏负担,加剧水肿症状。
心衰患者的心脏泵血能力下降,体内水分代谢能力也随之下降。大量饮水会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使原本就虚弱的心脏更加"喘不过气"。
除了饮水,暴饮暴食同样是心衰患者的"地雷区"。一次性摄入大量食物会使消化系统需要更多血液供应,而这些血液只能从其他器官"借调",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特别是高盐分食物,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加重心衰症状。
心衰患者应当采取"少量多次"的进食方式,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食物。饮水方面也应当控制总量,遵循"不渴不喝,渴了少喝"的原则,通常每日饮水量应控制在1000-1500毫升左右。
第三件要避免的事:情绪激动
"怒伤肝,喜伤心"。中医早有记载,情绪波动对身体的伤害不可小觑,尤其是对心脏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而言。
当人处于愤怒、紧张或过度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被激活,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对心衰患者来说,这种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无异于"火上浇油",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衰症状,甚至诱发急性心力衰竭。
生活中,很多心衰患者因为看球赛太过激动,或者与家人发生争执而导致病情加重的例子并不少见。这就像一台已经老化的发动机,平时低速运行还能勉强支撑,但一旦高速运转就可能彻底崩溃。
所以,对心衰患者而言,情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才能减轻心脏负担,稳定病情。
那么,心衰患者在炎热夏季应该如何自我管理呢?
首先,合理安排作息,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尽量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户外活动,中午高温时段应当留在阴凉处休息。
其次,饮食要清淡规律,严格控制盐分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心脏负担。每日盐分摄入应控制在3克以内,宁可口味淡一些,也不要让心脏"受罪"。
第三,保持房间通风凉爽。可以适当使用空调,但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5℃左右为宜,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血管收缩舒张不协调。
第四,建立良好的监测习惯。每天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如发现体重短期内增加明显(如3天内增加2公斤以上),或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就医。
第五,正确使用药物。心衰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病情,切勿擅自减药或停药。尤其是利尿剂,很多患者担心频繁排尿影响生活而自行调整剂量,这种做法极为危险。
心衰这台"老旧发动机"需要精心呵护才能延长使用寿命。与其冒险做那些可能加重病情的事,不如去打会儿牌,既有社交活动放松心情,又不会过度消耗心脏能量,何乐而不为呢?
生命如同一场长跑,而非短跑冲刺。心衰患者更应当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就像老式机械钟表,定期上链,不急不缓,反而能走得更久。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
欧洲心脏病学会. 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21
美国心脏协会. 心力衰竭患者生活方式管理建议.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