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评国军将领,卢汉得知他对自己的评价,当即决定起义

发布时间:2025-07-22 09:30  浏览量:1

1949年5月17日深夜,昆明翠湖卢公馆。云南省主席卢汉反复摩挲着两封信笺:一封是旧部张秉昌冒死带来的密信,另一封写着"毛泽东对卢汉将军的关切期望"。

当他读到"傅作义兵比你多,地比你富,尚且依靠共产党"时,手中茶杯"哐当"坠地。

这位被列为"战犯"的封疆大吏猛然起身,对幕僚长叹:"傅宜生都起义了,我卢汉还为老蒋卖哪门子命?"

危局暗棋:东北归来的密使

1949年4月的沈阳城春寒料峭,东北野战军政治部里正酝酿着一场千里之外的策反。李富春与周桓将原60军团长张秉昌召至密室:"组织决定派你回云南,让卢汉看清三条路——顽抗是卢浚泉的下场,逃亡是民族罪人,唯有起义才是生路!"

张秉昌此行可谓九死一生。他原是卢汉嫡系,海城起义后加入解放军,此时昆明城内贴满"通共者格杀勿论"的布告。临行前,策反专家刘浩为他备好三重掩护:英国商船"湖北号"船票、香港转机行程、陇耀夫人的接应暗号。5月5日飞机降落昆明时,特务的镜头已对准舷梯。张秉昌急转身挡住陇夫人低语:"有狗!快走!"吉普车甩开追踪,消失在滇池暮色中。

公馆夜话:战犯名录下的转机

幽禁陇宅十日,张秉昌终由卢汉亲信杨肇骧金蝉脱壳接进公馆。当这位主席见到戎装笔挺的旧部,第一句话竟是:"潘朔端起义后,共产党真没清算他?"张秉昌掏出怀表递上:"这是潘军长托我转交的信物。他在哈尔滨当解放军军长,比在滇军还胖了十斤!"

烛光下,张秉昌转述中共中央三条密令:明面敷衍中央军;暗助边纵游击队;启用边纵电台直联北平。

卢汉把玩着怀表突然发问:"若我起义,卢浚泉能回来吗?"(注:其堂弟卢浚泉在辽沈战役被俘)张秉昌拍胸保证:"只要主席开口,我担保浚泉将军平安返滇!"这一诺背后是东北野战军的精心布局——不久后,27名滇军被俘军官以"资遣"名义返昆,成为埋进滇军的活证。

北平来客:毛泽东的"关切期望"

6月的昆明迎来第二位关键人物。原北平警备司令周体仁身着傣族便装,以"解甲归田"之名潜入春城。这位朱德云南讲武堂的同窗,在卢汉书房展开北平和平解放细节:"傅作义中南海宴请毛主席时,我作陪亲耳听闻主席点评天下英雄。"

卢汉急倾上身:"毛公如何说我?"

周体仁斟字酌句:"主席言道:'卢永衡(卢汉字)治滇有方,若早脱蒋氏桎梏,当为西南柱石。'"见卢汉指尖微颤,又添关键一句:"傅宜生(傅作义)五十万美械军尚能顺应天命,您坐拥三迤大地,何苦殉葬枯骨?"

这番话如惊雷贯耳。卢汉踱至窗前,望着巫家坝机场起降的中央军运输机,突然拍案:"傅宜生兵比我多,地比我富,尚且投共!我卢汉还替老蒋卖哪门子命!"当即密令保安部队:所有入滇中央军械车,须经三道盘查才予放行。

黎明前的暗涌

毛泽东的评价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卢汉开始双线布局:明面任张秉昌为保安11团团长,暗地通过边纵电台向朱德发密电:"汉愿追随北平前例,唯盼保全桑梓。"9月,他更将策反骨干安插要职——陇耀旧部任93军师长,被俘返滇军官掌兵工厂,连儿子卢国良也秘密加入民革。

然而危机接踵而至。8月蒋介石突飞昆明,当面逼迫卢汉执行"整肃令"。为消除疑心,卢汉被迫签批逮捕400余名民主人士,却在行刑前密示军法处长:"未得我手令,一颗子弹不许出库!"同时让张秉昌将"处决名单"偷换成病假条,把闻一多之子闻立鹤等要犯转移至陆军医院"保外就医"。

举义时刻:五华山上易帜

12月9日,张秉昌率279师控制巫家坝机场,周体仁以"迎候张群长官"为由诱捕最后一批国民党大员。当卢汉在五华山省府宣读起义通电时,被囚的徐远举突然冷笑:"卢主席不怕战犯名录?"卢汉掷去一纸电文:"今晨毛泽东主席亲复:永衡先生反蒋义举,功在民族。战犯之名,自此勾销!"

满堂寂然中,二十六军余程万部开始炮轰昆明。卢汉抄起电话怒喝:"给老子接通北京!告诉朱老总,卢汉这颗棋子既落,绝不反悔!"五华山广播随即响起毛泽东亲自修改的嘉勉电:"云南宣告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加速西南解放进程,甚慰!"

【参考资料】
《卢汉起义档案汇编》(云南省档案馆)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川黔滇藏地区》(解放军出版社)
《张秉昌回忆录》(云南人民出版社)
《周恩来与云南解放》(中央文献出版社)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
《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另一种选择》(中国文史出版社)
《云南保安部队整编纪实》(军事科学出版社)
《边纵电台密电录》(中共党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