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胡塞这个狗皮膏药,以军改变战法,首次使用无人机奔袭

发布时间:2025-07-22 07:16  浏览量:7

以色列首次用无人机空袭也门胡塞武装,原因在于胡塞已从烦人骚扰升级为致命威胁,而传统打击方式成本太高、效果有限。这种转变背后是一场“狗皮膏药式战争”的无奈升级:

胡塞的“膏药战术”越来越毒

用低成本打消耗战:胡塞用5000美元的自制无人机或煤气罐火箭弹,就能诱使以色列发射80万美元一枚的拦截弹。72小时内连续轰炸32个目标,总成本仅200万美元,却让以色列军费超支37%,被迫紧急采购12亿美元弹药补窟窿。

杀招藏在“膏药”之下:看似土气的战术背后藏着真杀器,比如用骆驼队伪装导弹发射装置(被以军雷达误判为“鸟群”),突然发射高超音速导弹突破防御,直接炸毁电厂、油库,导致全国25%地区停电。

把“膏药”贴到了海上:封锁红海航线,逼得以色列唯一红海港口埃拉特港因零船只停靠、负债1.2亿美元,最终在7月20日永久关闭。

以色列撕不掉“膏药”反被黏住

面对胡塞“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以军防空系统铁穹变成了“漏勺”,拦截率从90%暴跌至30%,导弹砸中国防部大楼、机场瘫痪,数百万人躲进避难所。

港口关闭迫使国际贸易绕道非洲,成本涨30%,油库炸毁引发环境灾难,全国频繁避难导致生产停摆,这相当于在以色列经济伤口上撒盐。

此前想斩首胡塞领导人,却以失败告终,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派战斗机空袭2000公里外的也门,需空中加油易暴露,还可能被击落俘获飞行员,政治风险极高。

换把“小刀”慢慢刮吧

7月21日以军首次改用无人机空袭也门荷台达港,这是“止损式反击”。

无人机省钱,它肯定比战斗机省燃料,无需飞行员护航,长期消耗战更划算。

无人机的风险低,避免人员被俘或战机坠毁引发舆论危机,尤其适合打击港口、导弹工坊等分散目标。

无人机可长期盘旋监视,发现目标即时打击,应对胡塞“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

胡塞像块浸了毒药的狗皮膏药

一是贴得紧,不仅封锁了红海,更讨厌的是,你不打他,他却打你。

二是毒性大,胡塞有高超音速导弹,就连美国的爱国者都拦截不了,更何况是以色列的铁穹系统。

三是便宜,导弹稀烂贱,用低成本换取高小号,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

以色列不用无人机根本玩不起这场“膏药战争”:战斗机是大锤砸蚂蚁,无人机则是镊子拔毒刺,虽未必根治,但至少能避免自己先被拖垮。

至于效果如何,只能等待时间去验证了。